埃及白色撒哈拉的故事
沙哈拉沙漠腹地-陈欣欣摄 作家三毛写:“每天想你一遍,天上掉下一粒沙,于是地上有了撒哈拉”。撒哈拉,是阿拉伯语中沙漠的意思。 说起沙漠,让人想到的总是广袤无垠的大漠,沙海和无边寂静,置身其中,空间在热浪中扭曲。静穆、荒凉、雄浑,连呐喊声都会在瞬间被这广阔给吞没。 沙哈拉沙漠腹地-陈欣欣摄沙哈拉沙漠腹地-陈欣欣摄“黄色、黄色,永远是灼热的黄色。”在我们的印象中,沙漠总是黄沙滚滚,一片金黄。 但是世界上除了有黄沙漠以外,还有红沙漠、黑沙漠和白沙漠。古诗中有言:“大漠沙如雪”。不知这句诗是形容大漠中风吹沙的画面如雪纷纷而下,还是诗人李贺真的亲眼见过白色的沙漠。 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在埃及西南方撒哈拉沙漠的腹地,就有这样一片特别的白沙漠,从首都开罗驱车一路向西大约要四小时。它之所以被称为“白沙漠”,是由于这片沙漠的沙子表层覆盖着许多奶油色的物质和风化岩,与周边地区的黄沙区域截然不同。 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白沙漠的形成年代,据说始于白垩纪时期,距今至少也有万年的时间了。最初的撒哈拉沙漠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各种海洋生物充斥其中。后来在一次次地质变化中,海水逐渐退去,海床逐渐暴露出来,所有海水中的生物陆续死亡,残骸一层层地沉积下来。 在千百年的时间里,在一次次狂躁的撒哈拉沙漠风暴席卷下,附近沙丘上的沙粒经年累月啃噬着这些“石灰色”巨岩,此地便只剩下一堆堆白色岩石和黑色的石头子。 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去到白沙漠进行一次特别的探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沙漠对于埃及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充满敌意的存在。在古埃及人的认知中,沙漠深处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恶灵,它们在沙漠里兴风作浪,无恶不作。 爆胎已经不能算是意外-陈欣欣摄贝都音向导为我们准备午餐-陈欣欣摄去到沙漠腹地通常都是以游牧传统为主的贝都音人充当沙漠向导的。这些性情彪悍的贝都因人,对沙漠却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在沙漠中行驶时也总是小心翼翼地辨别方向和控制车速,像在进行一场探险。 去往白沙漠的车队-陈欣欣摄去往白沙漠的车队-陈欣欣摄那些白色砂岩和天然风化沙雕岩层是时光雕刻出来的礼物,有的像雨后森林里钻出地面的蘑菇,有的像引颈远望的雄狮,有的像目光锐利的鹰隼,有的像海豹玩球,有的像藏式的佛塔…… 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可以发现这里的沙、土和风一起玩着一场“艺术雕塑”的游戏。 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行驶在沙漠之中,能感受不同时候的光线变化。红沙的热情,白岩的奇异,落日时,白岩上泛起紫色的梦幻微光,白沙漠渐渐地变成了粉沙漠,让人恍惚间置身于另一个星球上,像是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中探险。 埃及白沙漠-陈欣欣摄顾城为沙漠写过一首诗: 热风推动着新月型的波浪, 波浪起伏汇成黄金的海洋, 海洋吞没了多少迷途的生命, 每个生命都化作一粒石英的光。 沙哈拉沙漠腹地-陈欣欣摄大自然幻化万端,每一种都是神妙的造化。这片白沙漠,在史前时期却曾是浩瀚无边的海洋,后来又被满满的绿意覆盖,成为广阔的森林和美丽的草原。 沙哈拉沙漠腹地-陈欣欣摄如今,这儿已变成世界上最为干旱的地域,有红色的沙砾,白色的千变万化的岩石,迷幻的傍晚,清澈的星空和沙漠深处古老而悠远的埃及神话。 这就是它的“撒哈拉故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qxhj/10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围观具惠善白得太吓人好久不见的尹恩惠又
- 下一篇文章: 南非大白鲨游客面前生吞海豹凶猛霸气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