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蒜
有外地的朋友来兰陵,走时定会给带几箱兰陵大蒜作为家乡特产;而去外地走亲访友更会带几箱兰陵大蒜作为礼物。买大蒜时认真地问一句:“是神山的四六瓣”吗?似乎只有神山大蒜才是真正的大蒜,才是大蒜的鼻祖。素有兰陵东大门之称的神山镇被称为“天下第一蒜”,也是苍山大蒜的发源地。春天在别处看到的是绿油油的麦田,而神山的土地上五分之四是大蒜。记得上次听陈州的演讲,他饱含深情地说:“每次下了高速路,一闻到浓浓的大蒜味,就知道到家了,一股亲切感油然而生。”神山镇建于唐朝初年,以山名为镇名,抗日战争前属于郯城县。据《郯城县志》记载:“古郯西北有神山,有碧霞元君行宫,香火日盛,人皆言有神,故曰“神山”。神山西北为山地,东南为沂武河冲击平原边缘,土壤以褐土和砂礓黑土为主,适宜大蒜生产。据传说,玉皇大帝曾来过神山,走路渴了的玉帝,仙指一指便掘了一口泉,再一指,泉边就有了一棵九叶草。后来郯地瘟疫流行,被瘟疫折磨的百姓无钱就医,偶然吃了“九叶草”,病好了。一传十,十传百,九叶草成了治病的大功臣。于是被广范种植,世代相传,便成为今天的大蒜了。那口泉依然在,无论旱涝,不溢不涸,饮之甘冽,人称“不老泉”。神山,位于镇驻地北偏西1公里,海拔.9米,由于此山有头、有背、有双翅、有尾、有嗉、有卵,型似凤凰,因而得名凤凰山,唐时在山顶大修庙宇,因庙院中神像众多,遂更名为神山。 目前神山大蒜种植面积达多亩,年产蒜薹蒜头吨。由于神山蒜薹粗、脆、鲜、辣,耐贮存,尽管价格高于别处,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客商蜂拥而至。神山大蒜头大、皮薄、色白、瓣整、粘辣郁香,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所含大蒜素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蒜",所以就有了"神州大蒜看苍山,苍山大蒜数神山"之说。新冠肺炎流行时,兰陵虽然有一例在武汉感染者,但是他的近百名密切接触者中没有一例被感染,人们更加相信这是兰陵大蒜的神奇功效。据唐《本草拾遗》记载:“大蒜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癣痹,伏邪恶,宜通温补,无以加之。”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载:“大蒜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病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治关络不通”。大蒜在中医学用作散寒化湿,杀虫解毒。兰陵大蒜含有的17种可测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种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年兰陵县城塔山顶上建了一座中国大蒜之乡的标志塔——大蒜塔。更彰显了大蒜在兰陵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年,神山镇在主路口建造了古朴典雅,庄严恢宏,顶部双龙戏珠,飞檐轻展的大蒜牌坊。中国书协主席沈鹏亲自为牌坊题写了“天下第一蒜”,牌坊上刻有苍山民歌《大蒜谣》。兰陵大蒜,亦称葫或葫蒜。乳名“四六瓣”。“东汉时期,兰陵这边属于兖州边缘地带,当时一个叫李恂的刺史,带领着兖州人民种植大蒜,慢慢地种植到了兰陵,兰陵的土壤非常适合大蒜生长,兰陵种植大蒜的历史就开始了。据《郯城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神山镇和庄一带,就已形成了大蒜集中产区。由此可知,苍山大蒜起源于西域,并由东汉李恂从中原引于山东兖州,进而推广到兰陵,逐步形成蒜区。距今实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喜欢吃蒜,比如吃饺子前一定要先砸好蒜泥,用醋、味达美、香油调味,无论啥馅的饺子,蒜泥都是绝配。蒜泥酸辣的味道会把饺子的香醇发挥到极致。撕好的猪蹄、切得薄薄的猪耳朵、猪头肉或猪大肠,捣一块往蒜泥里一蘸,放进嘴里,伴着兰陵酒的醇香,真是没法赞美的人间美味。带着新鲜泥土的鲜蒜与新摘的花椒叶一起砸成泥,只放盐,不要放任何调料,刚出锅的白水煮鸡蛋剥壳后放到蒜臼子里捣几下,一盘最受欢迎的菜做好了,卷上新麦子的煎饼,恨不得舌头都咽进去,这是正宗的兰陵特色,是每个兰陵人都会流口水的蒜泥鸡蛋。酸辣土豆丝或者辣椒炒鸡蛋卷煎饼时,咬几口蒜瓣,会更下饭。选新上市的新鲜蒜头,洗净,腌制成糖蒜,三周后就能食用了,吃起来清新爽口,别提多开胃了。而腊八节腌制的腊八蒜呈青绿色,不仅味道好,还有调理身体的功效。胃口欠佳时,切蒜片、青椒、香菜梗一起翻炒,放味达美、醋调味,看起来就让人流口水。用此下饭,绝对胃口大开。久咳不止,取大蒜七瓣拍碎,碗里放一碗清水一起蒸,把变白的水喝掉,连喝一周,绝对恢复如初。家里一年四季是不能没有大蒜的,它和柴米油盐一样重要。有了大蒜的菜能提味不少。年5月,兰陵被中国特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如今的兰陵大蒜已被加工成保鲜蒜苔、保鲜蒜米、脱水蒜片、脱水蒜粉、速冻蒜泥、大蒜营养液、蒜油、蒜盐、蒜酱、糖蒜、醋蒜、罐头蒜、蒜水饮料等产品,行销东欧、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还是那句话“中国大蒜看兰陵,兰陵大蒜看神山”。一颗小蒜头,誉满全地球。 往期作品回顾 苍山的传说 寻访千佛崖 作者简介 李立群,女,年出生,山东兰陵人,戴荣里原生态文学院学员,《西北作家》签约作家,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成立“兰花草”文学社,主编校刊《兰花草》,作品散见于各大媒体报刊。现任苍山街道孤山小学校长。 紫色的思念的心灵小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qxhj/83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都说大运河成就了瓦岗寨翟让为何选择瓦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