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放:

乱世滑州之瓦岗寨风云录(01)翟让上瓦岗

滑州之名,始于隋朝开皇十六年(年)。年,杨坚在长安称帝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从此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终于结束。由于南北朝时期的大动乱,中国的行政区划相当混乱,年(开皇三年),隋朝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地方管理改为州、县两级。年,在滑台城设置杞州,七年后杞州改为滑州,下辖白马、灵昌、卫南、濮阳、封丘、匡城、胙城、韦城、离狐九县。年(大业二年)隋炀帝登基后的第二年滑州改称兖州。年兖州又改称东郡。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开始大展“宏图”。年不到一年的时间,杨广就修建好了东都洛阳,-年又开凿大运河,年杨广迫不及待的发动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战争,但却遭到惨败。

吃了败仗的隋炀帝杨广不服气,年又一次远征高句丽。这一次眼瞅着胜利在望,谁知后院起了大火,开国元老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黎阳(今浚县)反了,杨广得不得不赶紧返回来“灭火”。自此大隋江山震动不断,天下大乱了!其实在东郡瓦岗这块地方早有群人竖起了反隋大旗。

瓦岗以前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在瓦岗寨成名之前,史书上关于瓦岗的记载只有这一件事:公元前年夏天,当时齐国去攻打鲁国,鲁国向晋国求援,晋国遵守承诺如期赶到会盟地点。鲁国人对晋国的救援非常感激,于是就在两国会盟之地修建亭子以示纪念。这个亭子就叫瓦亭,可是老百姓觉得此亭建在土岗之上,叫瓦岗更恰当,遂以瓦岗叫开,流传于世。除此之外瓦岗地界也没有啥值得称道的,论人口这里人烟稀少,论富足这里没有什么特产,论险要这里也谈不上,论地盘这里除了密林和黄土岭外也没什么可赞的。

不过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瓦岗这个地方不一样啦!往北临近黄河白马渡,往南又与通济渠相望。这里对于盗贼到成了一块陆上宝地,进可抢夺河上来往船只,退可迅速藏于山林以保自身。翟让就是看上了瓦岗这一点,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落草为王的。

翟让

翟让,字子谦,隋末东郡韦城(今滑县东南妹村)人,少时父母双亡,读书不多,却练就一身好武艺,骁勇有胆略,还教了不少徒弟,爱打抱不平,在百姓中威望很高,官府为利用他的武艺和威望,邀他在东郡(郡治在白马)衙门里当法曹(管理刑狱的小吏)。他为人忠厚,交有不少知心朋友。但是翟让不知什么缘故犯了死罪被关押在大牢,狱吏黄君汉认为他不是寻常人,“可救生民之命”,便不顾跟人安危,夜里偷偷把他放了。翟让一路南奔,走到瓦岗附近停了下来。感觉这个地方地势不错,干脆叫上大哥翟弘、侄儿摩候、街坊王儒信等一些青壮年在瓦岗(距离家乡40里)举起义旗。那时候是大业七年(年)。

初建团队

后来翟让的同郡人徐世勣(即李勣)、单雄信、故县吏邴元真、善于占卜的贾雄也来投奔。翟让便以贾雄为军师,邴元真为书记,徐世勣、单雄信为领兵将校,所部多齐、济间渔猎手,以瓦岗寨为根据地创建起了瓦岗军,不成想发展不到半年的时间,已拥兵数十万,占据了中原大部分地区。

推荐阅读.点标题刚刚!滑县一学校发布新生入校安排!超详细!滑县一小学灾后重建,选址在......卫辉一水库溢洪!下游注意防范!

高薪诚聘

共同努力,家乡更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qxhj/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