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203/4769452.html

今天推送的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这是上篇,主人公名叫周峥嵘,我们管他叫老周,并不是他真的很老,只是看着老而已。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旅游还玩不出什么花样,总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少年,远远想不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旅游大家。

老周检索记忆的时候,顺着“玩”这个线头,揪出了许多故事。不光他,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会这样,也正因此,它变得有意思。

老周后来做了一件事,专门演绎旅游原本的故事,也就是我们后来将要上线的东西。

文章▍Rose

老周寻友记

从大学开始,老周便开始对旅游有独到的感情,对于旅游最开始记忆,大概是从大学其中的一个暑假去找同学开始的......

----

年的时候,老周还在科大上大学,每年暑假的时候,他都在学校度过他的假期,并不是他不愿意回家,而是那时侯的交通比现在落后很多。落后到什么程度呢?火车铁轨上行驶的还是绿皮火车,从北京到合肥要坐好几天的时间,那会儿,上火车人们都会背上几天几夜的干粮,背包里总是不乏各种食物。二锅头,是一种可以社交的饮品,原本一群不太说话的乘客,看见有人拿出来二锅头,总是会凑过来,递上一个杯子,便会被主人满上,然后他们也会纷纷从背包里拿出大葱,烙饼,窝窝头,还有一些家乡的特产与大家分享,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习惯他们的特产,机智的老周每次坐火车便总会带着一瓶天津蚕豆酱,就着各式各样的饼,卷着大葱,老会吃了。偶尔还能碰到德州扒鸡,那时可是火车上香饽饽,印象中只有家境富裕的人家才会买,每次有人带着扒鸡上火车,老周总是会多吃几个卷饼,之后凡是出差路过德州,他总是会溜去买个扒鸡,即使那时他吃起来有点咸。当年还没有什么全家桶。

----

在假期结束之前,老周就在和他同学琢磨,我们在学校待了快半个月了,快被闷坏了,要不我们一块去找同学玩,两人一拍即合,穿着拖鞋,北京话叫踏拉板儿,兜里揣着学生证就出发了,他们第一站到了兖(yǎn)州,并不是他们的同学住在兖州,而是在济南要查火车票,两人不得以从兖州下了车,那时候火车站人和货的出站口并没有隔得那么开,两人便从货物口偷偷溜了出去,那时已是深夜,老周寻思着兖州离曲阜也近,就和他同学商量要不我们顺路去曲阜看看,可是老周的同学提醒他要去的话只能乘小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长途汽车,那个可没有那么好逃票,并不是一句“阿姨叔叔”嘴放甜一点就能放了我们的,老周一想,也是,毕竟小巴是私人的,没办法,老周只好向往前走着,没走几步路,老周看见一个小胡同边上摆着几摞啤酒瓶,对着同学说,我们发财了,那个年代,一个啤酒瓶能卖到两毛钱,一瓶啤酒才卖两毛五分钱,看着那几麻袋啤酒,就打算扛着走,老周背起麻袋试了试,感觉不行,说这样走不远,便在这四周逛逛了,恰巧看见了一辆三轮车,老周捡起来路边的铁棍,便将那辆三轮车据为己有,老周那时候心也宽,以前骑过三轮车,知道不是特别好骑,便在胡同里练起三轮车,一圈又一圈,之后连啤酒瓶带三轮车一共卖了三百多,在那时候三百多是什么概念呢,从合肥到北京的一张火车票才19块钱,老周父亲的一个月工资也就一百多,可以说他们俩现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土壕了。

两人来到路边卖早点的摊儿坐了下来,点了两碗豆浆和两个油条,那时候,油条是脆的,像老周的小胳膊(当时的)那么粗,嚼在嘴里吱嘎作响,还能吃出些面粉熟透的香味,豆浆是甜的,不太浓稠,颜色发灰,印象中老周只吃过这两样儿早点。因为那时候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点别的,所以他只能吃这两样。几乎没有吃过糍糕狮子头,更别说喝撒汤了。有一次老周看见邻桌的老头把油条撕成小段浸在豆浆里,囫囵吞下,他就试着学了起来,掰了一截油条,把油条沾了一下豆浆,油乎乎的面上立刻裹上一层香甜的豆子味,的确令人愉悦,此后豆浆泡油条便成了老周早餐的标配。印象中老周有次还吃到过一次糖油饼,乐了一上午。

----

之后老周便和同学坐了去往曲阜的小巴,到了曲阜已经是正午了,便找了一家饭馆坐了下来,点了一盘回锅肉和一盘青椒肉丝,两瓶啤酒,一共花了五六块钱的样子,这是老周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吃食堂以外的饭菜,一个字,香,一股铁锅味,油盐重,比家里的菜不健康多了,但老周就是喜欢,也可能就是那种粗犷的味道吸引了他。这不由得让他和食堂做起了对比,不过说起来,食堂师傅的手艺好像一直没有什么进步,从那时到现在。老周便和他那同学讨论起食堂饭菜来,称赞起食堂炒的白菜,大铁锅炒出来,锅灰贴在白菜上,像隔壁班上女同学脸上的麻子,白菜只有咸味,勉强能够下咽。茄子不行,食堂炒的茄子,尤其是和辣椒炒的茄子,容易让老周产生敌意,脑子拼命回忆起肉末的味道,一不小心咽下一堆口水,很不舒服。莴笋很可怕,食堂不舍得放油,那时候厨子还不是来自新东方,素炒莴笋,吃起来带着一股蔬菜的土腥味,比莴笋更可怕是胡萝卜,整块的胡萝卜带着黑斑点,像是从寿光的地里拔出来一样,憨厚的趴在盘子,等着你把它种回土里的样子。之后我们的老周便对胡萝卜产生了恐惧,现在也是如此。

来到了曲阜,自然要去孔庙,孔林看一看的。但是天气很热,老周总感觉身上的衣服很累赘,但又不能脱掉,出了孔庙门口,看见有个大娘在门口卖大碗茶,一毛钱一碗,那时候的碗还没有现在那么讲究,不像现在,光材质就能分很多种,大娘给老周递了一个有豁口的碗,好在豁口不大,打了有个半碗的分量,感觉没有喝够,老周寻思着能不能续杯,开始大娘死活不肯,直到老周告诉他自己还是个学生,便可劲儿给他们的满上,一杯又一杯的,里面茶味越喝越淡,老周寻摸着,不能再喝了,景区的厕所五分钱一个人,便表示了感谢,匆匆的去市区里找厕所了......

----

曲阜离着泰安也近,两人便商量着去泰山看日出。老周他们到泰山脚下已经是下午了,想着得在天黑之前上山,便可劲的爬,那是我们老周身体还算硬朗,直蹭蹭的就往上爬,可他那同学不行,几次表示要休息一下,老周也只好从来,后来回学校老周说起他爬泰山的势头,同学们都表示他在那吹牛逼呢,也就那个同学在一旁不说话。很多年后,同学聚会,饭桌上老周总是说起他当年爬泰山的情景,他们看了看眼前圆润的老周表示唏嘘不已。

到了南天门,天已经黑了,老周打算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明天早上起床看日出,那时候的招待所不像现在的宾馆,是按床位收费的,大约是五六块钱一个床铺,楼里一水儿的上下铺,住了三十多人,彼此格局应该都差不多,老周睡在中间的一个床铺,房子的隔音不怎么好,常常能听见隔壁说话什么的,所以那会儿大多数邻居家的家长里短他们不说或多或少的都能听到一点。早上起来,一个阴沉着脸的男人从老周旁边走过时,面带凶相,老周便和他那旁边的同学说,他估计昨天住这时把钱包丢了,当然,老周那同学也没心思打听老周是怎么知道的,他一门心思的想日出,催老周别迟了,老周火急火燎的穿着大背心,踩着踏拉板儿就去了。到地方他们两傻眼了,一个游客都没有,但是老周又不敢回去,害怕错过了日出,不过旁边还有个租军大衣的小哥,一直问老周要不要穿军大衣,就是那种绿色的军大衣,后来想起来有点像犀利哥同款的样子,虽然当时老周的消费能力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但是老周他们的消费观念还没有与之相匹配,一直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待着日出,结果一场来历不明的晨雾,彻底打碎了日出梦,蜷缩状地滚回去取暖了......

----

之后我们地老周便去了青岛,大连,抚顺,天津,北京,期间坐过船出过公海,还和同学见过军舰,我们将在下期文章中继续和大家讲述老周在旅途中的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12月16日由DJ靳伟主播的《Hi,趣旅行》,听我们的老周是如何和我们分享他的旅游经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zfs/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