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注意些什么 http://m.39.net/disease/a_5862251.html

9月读书报告:统编教材拼音教学的方法

济源市北海路小学范康康

书名作者:《统编小学语文,可以这样教》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章梗概:阐述了拼音教学的定位及拼音教学中情境图的作用和改变原因;介绍了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并从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方面详细介绍识字教学的开展。

阅读感悟:

统编一年级上册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将识字单元前置,拼音单元后置。很多老师在使用的时候都会感觉又要教汉字又要教拼音,教学起来难度很大,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对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不了解。阅读韩素静老师的《统编小学语文,可以这样教》中的前四篇文章,对韩老师所提到的识字和拼音教学方面的内容,深表赞同,不禁回忆起上学期在拼音教学时的情景。面对改革后的教材,拼音教学该如何教呢?笔者总结如下几点思考:

一、了解编排的意图,把准拼音教学的定位

统编教材将第一单元安排为识字单元,第二、三单元才是汉语拼音。看起来,识字与汉语拼音单元交替安排,内容多,课程紧张。但仔细分析学情,可知,孩子从出生起就进入了汉字的世界,身边到处都是汉字,但拼音却很少见。可以说,刚入学时,学生对汉字是熟悉的,对拼音是陌生的。而在教学时,由儿童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出发,无形中可以降低孩子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同时激发出儿童对学习内容的热情。统编教材就是基于此,为了更利于幼小衔接而打破了以往教材的编排,调整为先识字再拼音。当我们了解了编排意图,与教材建立起认同感,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就会更适宜。

了解了编者意图,建立起对教材的认同感,还要把准拼音教学的定位,清楚拼音教学的目标。《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相关内容在“识字与写字”的第5条和第6条。第5条“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第6条“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可见汉语拼音的学习是为识字服务的,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是“读准”“准确拼读”“正确书写”“认识”“熟记”。那么一年级拼音教学中的“读准”“正确书写”究竟教到哪种程度呢?“读准”,就是看到任何一个声母、韵母和音节都能准确读出来,音节的拼读要准确。“正确书写”就是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实际教学时,我们经常会拔高要求。拔高要求的原因很简单,考试时,往往出的题目中有区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音节的合成与拆分,看图写出音节、找出三拼音节等题。而应对这些题目,老师不知如何下手,于是,让孩子背诵默写等,渐渐回到原人教版教学拼音的模式中去了,教师累,学生苦。其实,如果我们从开始就把握好拼音教学的定位,在心中定好拼音教学的目标,把“读准”“正确书写”牢记于心,施教时,以示范、领读、练读为主,用单个读、开火车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强化巩固读;书写时,规范示范,讲清方法,多次提醒;联系生活,以词语、句子、儿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把音节和生活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耳、眼、手、心,孩子们学起来就会不知不觉达到目标。当学生达到拼音教学的目标,所有的考试题,对学生而言就不难了。所以,拼音教学过程老师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从会读到会写。

二、利用情境图,让孩子学习借助拼音识字

统编教材拼音单元的情境图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是由多幅图变成了单幅图,很多插图都与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人教版教材的情境图,主要是针对拼音的读音来进行设置,让学生联系图画学习读音。而统编教材情境图以单幅呈现,不仅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故事的完整性,以便将拼音学习和生活场景紧密结合,还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锻炼口语和思维,更有利于学习普通话。而情境图的设置,最主要的是体现了拼音是为识字服务的,统编教材情境图,不再以韵母的读音为主,而有意换成了含有韵字元素的图。如《aieiui》和《aoouiu》两课,以前的都是单幅图,体现这几个复韵母的读音,而统编教材就换成了两幅情景图。《aieiui》中的情景图中与本课学习的韵母相关的有“白、奶、背、杯、围”、《aoouiu》中有“海豹、狗、猫、海鸥”,等读音与之相关。在刚开始教学时,总觉得这样编排教材有点难,学生还不会读复韵母,就先让学生了解带有复韵母的词,并从词汇出发去学韵母,不如以前的由图引出复韵母的读音教起来简单。但想想,还是自己的观念不对,因为以前是单纯为了教学复韵母,学了复韵母,再学拼读。而现在我们直接由带有复韵母的词出发,可以让学生观察,这几个词的音节,从他们共有的韵母出发来学习,这样由生活中的词引出韵母,学生从心中就能直接体会出拼音是为识字服务的,拼音是为学好普通话而服务的。这样就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联系生活学拼音。总之利用情境图,由生活中词汇出发,发现所含的韵母,并利用图画培养学生说话、讲故事等,使拼音教学自然地融入生活和课堂,学生明确借助拼音识字的目的,学起来会更自然。

三、将拼音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体会拼音的具体存在

无论是学习声母、韵母还是音节,因为拼音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不常见,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赋予音节以意义。引导学生把音节和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根据声母、带调韵母及带调音节联系生活,进行扩词、扩句。还可以补充各种含有这些拼音的儿歌,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拼音在生活中是有具体的存在的。同时,很多学生在说话时,由于受家庭成员及周围人方言的发音影响,很多时候读音是不准确的,而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将拼音与生活中的词句相联系,不断地矫正普通话的发音,不断地将拼音的发音与一个个词语进行对应,汉语拼音的学习就不再是抽象的单调的,而是有了色彩和意义,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高涨,同时学习拼音的效率才会提高。

四、拼音教学教师课堂细节需注意

拼音教学时教师的示范指导十分重要。教学发音时,教师要讲清发音时的口形,示范时动作要慢,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学着如何控制气流和口形,便于发音准确。有些同学实在发不准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音,体会发音的方法。如,有学生“k”发不准,教师示范口形,指导舌头的摆放,依然不能解决问题,就让学生回忆“咳嗽”的动作,并让学生练习,找到这个音,再去练读,学生就能读准了。还有在读“云”的读音时,有的学生受方言影响,总是发不出这个音,而发成“yong”的二声,于是,老师就帮学生找到口形的变化,先要噘嘴再咧嘴,舌头放在牙齿中间,学生在反复练习后,就能准确发音了。

除了发音时,老师要注意细致地指导方法,在书写指导时,还要注意,一笔一笔在黑板上的拼音格中进行书写,引导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运笔,如何控制占格的,充分起到示范作用。在引导学生读音节时,两拼和三拼音节的拼读,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体会拼读时如何由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体会到了拼读的方法,学生拼读就会更容易拼准确了。

总之,在教学一年级拼音单元时,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理解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的目标,利用好教材的情境图,将拼音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拼音时能够自然而富有趣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bfw/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