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65组”宇航员参加发射前训练

3月30日,国际空间站“远征65组”宇航员参加发射前训练,哈萨克斯坦。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俄国宇航员奥列格·诺维茨基和彼得·杜布罗夫将于4月9日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天驻站任务。本次任务中使用的飞船被命名为“加加林”号,以纪念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展开4个起落架

3月31日,NASA公布一张新照片,“机智”号(Ingenuity)火星直升机展开4个起落架。“机智”号已完成飞行前准备工作,预计4月8日进行首次试飞。根据计划,它将在一处长宽约10米的空旷地面上起飞,以每秒1米速度攀升至3米高度,然后悬停30秒拍摄周围高视角照片。这将是人类飞行器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起飞。

天王星观测数据合成照片

4月2日,NASA公布一张天王星(Uranus)观测数据合成照片,靠近南极区域的粉色巨型光斑是天王星发射的X射线能量流。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天王星的X射线,推测可能来自星环或极光。天王星是太阳系距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人类对其了解很少,迄今只有一个探测器飞掠过天王星。

“天鹅座”货运飞船停靠在空间站外

4月5日,美国的“天鹅座”货运飞船停靠在空间站外,远景是地球大气层顶的气辉。当天,宇航员手动操作SpaceX“载人龙”飞船移动至和谐号节点舱的顶部接口,为即将抵达的新一艘“载人龙”飞船对接做准备。国际空间站将在4月进行2次宇航员交接工作,俄“联盟”号飞船和“载人龙”飞船将各运送一批宇航员抵达空间站。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落地

4月5日,NASA公布一张“机智”号(Ingenuity)火星直升机落地后的新照片,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展开。4月3日,“机智”号在火星表面度过脱离火星车后的第一个夜晚,它通过机载太阳能电池系统为内部元件持续供热,成功抵御火星夜间达-90℃的超低温。“机智”号下一步将测试旋翼性能,从每秒50转逐步提高至每秒转的高转速。如果测试顺利,预计于4月11日进行首次飞行。

“联盟-2.1а”火箭运载至发射台

4月6日,俄罗斯“联盟-2.1а”火箭运载至发射台,拜科努尔航天中心。4月9日,“联盟MS-18”号载人飞船将运送3名远征65组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意味着空间站驻站人数在未来一周达到10人,部分宇航员需要在临时睡眠舱中休息。远征65组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驻留天,完成棉花根系培育、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研究等超过项太空实验。

“毅力”号火星车与“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自拍合影

4月8日,“毅力”号火星车与“机智”号火星直升机自拍合影。这张照片由“毅力”号机械臂末端的广角相机拍摄合成。“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已成功解锁2片旋翼,准备于4月11日进行首次动力飞行。它将升空至距离火星地面10英尺高度,然后返回地面,整个过程预计耗时90秒。“机智”号依靠太阳能提供电力,飞行过程中旋翼叶片转速达到每分钟转,约为普通直升机的5倍。

室女座M61星系照片

4月9日,欧空局公布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室女座M61星系照片,螺旋臂上红色光点是正在诞生新恒星的区域。这是室女座最大的螺旋星系之一,距离地球约万光年,直径与银河系相似。科学家认为该星系中心存在一个质量约为太阳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天文观测数据显示,M61星系正在以爆发性的惊人速度形成恒星,因此也被归类为“星爆星系”。

“联盟MS-18”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4月9日,俄罗斯联盟号火箭搭载“联盟MS-18”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运送3名远征65组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哈萨克斯坦。本次飞行为“联盟”号飞船执行年首次载人任务,飞行约3个小时后顺利抵达国际空间站。新一批3名成员中包括2名俄宇航员,他们将在驻留期间完成50项太空实验,并在7月执行俄国“科学”号(Nauka)实验舱对接任务。

游客参观莫斯科航天博物馆

4月11日,一名游客正在参观莫斯科航天博物馆,俄罗斯。4月12日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飞行60周年纪念日,莫斯科航天博物馆举行专题特展,展出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年4月12日进入太空时乘坐的“东方1号”飞船返回舱、历史文档和私人物品。本次展览的筹备工作耗时2年,全俄超过30家博物馆参与提供展品。苏联太空计划主要由俄罗斯继承,俄宇航局计划年实现载人登月。

“东方1号”飞船返回舱

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的“东方1号”飞船返回舱在莫斯科航天博物馆展出。

俄计划登月

4月12日,俄罗斯总理访问莫斯科航空学院,纪念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60周年。当天,俄总统普京主持召开俄航天领域发展工作会议,他指出航空项目发展与国防工业存在直接联系,俄国必须在21世纪保持太空强国地位。莫斯科计划于年至年分三阶段实现登陆月球计划,包括发射月球轨道器、建设月球基地等。

普京纪念加加林登月

4月12日,俄总统普京在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着陆点博物馆亲自种下一棵松树,萨拉托夫州。

“奋进”号载人龙飞船即将安装至运载火箭

4月14日,SpaceX“奋进”号(Endeavour)载人龙飞船即将安装至运载火箭,肯尼迪航天中心。这艘飞船曾在年执行SpaceX首次载人发射任务并成功回收,预计4月22日将再次运送4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是NASA首次批准使用回收飞船执行载人发射任务。“奋进”号预计飞行23小时39分钟后与空间站自动对接,届时站内宇航员人数将增加至11人。

美国宇航员在参加欧空局的“时间感知”研究实验

4月15日,美国宇航员维克多·格洛弗正在参加欧空局的“时间感知”研究实验,国际空间站。这项实验主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微重力环境对人类时间感知能力的影响。根据实验描述,宇航员将通过VR眼镜看见一个随时可能消失的蓝色方块,宇航员需要一边读数一边估算方块存在时间。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人类在微重力环境下更倾向于低估距离长度,因此推断相同环境下人类可能感觉时间流逝得更快。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在火星地表投下影子

4月19日,“机智”号(Ingenuity)无人直升机在火星地表投下影子。“机智”号成功完成第一次动力控制飞行,飞行高度达到3米,悬停30秒,成为第一个在外星球上实现可控飞行的人类飞行器。“机智”号重约1.8千克,搭载一个底部黑白摄像头和一个水平方向的彩色摄像头,主要任务是勘查周边环境、帮助规划火星探测车的行驶路线。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首飞后顺利着陆

4月19日,“机智”号火星直升机首飞后顺利着陆。

SpaceX星舰原型机SN15

4月20日,SpaceX星舰原型机SN15竖立在发射场上,得克萨斯州。SpaceX计划4月22日进行第5次高空飞行测试,SN15星舰原型机将垂直升空至1万米高度、完成翻转并直立着陆。星舰原型机前4次试飞均因着陆或空中爆炸而失败。NASA上周宣布与SpaceX签署29亿美元订单,委托后者在年之前为“阿尔忒弥斯”计划制造月球登陆飞船。

“联盟-2.1b”火箭准备就绪

4月22日,一枚搭载36颗英国OneWeb商业通信卫星的“联盟-2.1b”火箭准备就绪,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本次任务发射日期为4月25日,计划部署36颗卫星进入距地面公里的近极地轨道。这是OneWeb公司第6批卫星发射,预计将让在轨卫星总数增加至颗。OneWeb计划年内开始为英国、加拿大、北欧等高纬地区提供卫星宽带服务,年底前完成颗卫星组网。

“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在火星第二次飞行

4月22日,“机智”号无人直升机在火星地表投下影子。“机智”号22日成功实现第二次动力控制飞行。本次飞行步骤比前次更为复杂,首先需上升至5米高度,然后倾斜5度向侧方移动2米,旋转向多个方向聚焦镜头,最后返回原点着陆。整个过程共耗时51.9秒。“机智”号下一次试飞将尝试升空至50米高度。

“奋进”号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

4月23日,SpaceX“猎鹰-9”号火箭搭载“奋进”号载人龙飞船发射升空,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凌晨5点,“奋进”号飞船顺利运送4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NASA公布消息透露,本次载人飞船任务过程中遭遇一次太空碎片撞击警告,所幸最终避过碎片未发生事故。欧空局估计近地轨道上目前有1.28亿个尺寸大于1毫米的太空碎片。

俄罗斯展示新空间站模块舱模型

4月23日,俄罗斯新空间站首席设计师展示一件科学动力模块舱模型,莫斯科。当天,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宣布目标在年向新空间站派遣第一批宇航员。俄罗斯新空间站的第一个模块将在年发射,这是供空间站使用的科学动力模块舱,能够通过机器人在空间站外部进行太空实验。预计新空间站所有模块在轨组装工作将在年完成。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准备就绪

4月23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准备就绪,海南文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天和”核心舱最早于4月29日上午发射,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将正式进入在轨建造阶段。中国空间站项目计划年至年进行11次发射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预计于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奋进”号载人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

4月24日,“奋进”号载人龙飞船正在与国际空间站自动对接。“奋进”号成功将4名宇航员运送至国际空间站,这艘载人龙飞船曾经在年11月执行首次载人任务,这是它第二次执行运送任务。新一批宇航员将在空间站驻留6个月,预计完成超过项科学实验,包括通过人体组织芯片(TissueChips)研究微重力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联盟-2.1b”火箭发射升空

4月26日,“联盟-2.1b”火箭搭载36颗英国OneWeb公司商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联盟”号运载火箭在升空4小时后成功将新一批卫星部署至近地轨道。本次任务总载荷约千克。英国OneWeb公司以“加加林”作为本次任务代号,以纪念人类首位宇航员进入太空60周年。

仙后座A超新星爆炸X光照片

4月26日,NASA公布一张仙后座A(CassiopeiaA)超新星爆炸X光照片,蓝色气体是爆炸时候产生的放射性钛元素。这颗超新星位于银河系,距离地球约10光年,是已知最年轻的超新星残骸之一,天文学家在年前首次观测到它爆炸产生的强光。4月21日,天文学家宣布首次观测到恒星爆炸后产生钛元素的证据。这项发现将为研究恒星爆炸理论提供新的线索。

“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海南文昌。“天和”核心舱在发射秒后成功进入距离地球约公里的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也是中国迄今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起飞质量达22.5吨。本次任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在轨建造阶段,预计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天箭座“项链星云”

4月30日,欧空局发布一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天箭座“项链星云”照片。这是距离地球约1.5万光年的一个行星状星云,中央存在两颗和太阳相似的恒星,其中一颗恒星在1万年前膨胀为红巨星并吞噬了另一颗恒星,而被吞噬的恒星依然在红巨星内旋转运行,从而形成如同“项链”一样的独特星云结构。

“坚韧”号载人龙飞船返回地球

5月2日,SpaceX“坚韧”号载人龙飞船成功溅落于墨西哥湾,美国佛罗里达州。2日凌晨2时56分,“坚韧”号飞船搭载4名宇航员返回地球,这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顺利完成往返。本次返回任务原计划4月28日执行,但是受天气影响多次推迟,最终选择在夜间溅落于墨西哥湾着陆点,飞行耗时共6.5小时。延伸阅读:应对未来战争美军加紧战略转型海豹突击队重返大国冲突齐林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zqxz/7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