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跑友跑遍美国50个州我们也有立志跑
图说:纽约马拉松网络图 11月是北半球马拉松赛事的旺季。 上个周末,贵为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之一的纽约马拉松举行,吸引了美国50个州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中国(含港澳台)有名跑者参加了比赛。在中国,在过去的2个周末中,每个周末也至少有20场半程或全程马拉松举行。而本周日,重量级的第22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将如期举行。 上马以其国际化、专业性等蜚声中外。以国际化论,在过去的3年中,上马选手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然,上马更重要的是本土跑友的追捧。在上海,有许多草根的跑团组织,有以社区或区域为主的大华跑团、中原跑团;有以行业或单位为主的跑团,如上海媒体跑团、复旦大学乐跑协会等。这些组织托起了基层和草根的路跑运动,推动马拉松运动的发展。例如大华跑团成员基本跑遍了全国,有的还跑向世界。 图说:去年的上马资料图周国强摄 美国的跑步运动人口基本稳定在万,每年完成全程马拉松的人数也多次列世界第一。在蔚为大观的美国跑步人群中,有那么一群人,以跑遍美国50个州为目标。今年10月22日,BBC刊发了一篇“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跑遍美国50个州”的文章,以几个人物为例,探讨了为什么有那么一群“疯子”,以“跑遍美国”为目标。 一个赌注:完成一个马拉松 美国的马拉松运动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慢跑从新西兰引入美国西部的俄勒冈等地区,并且美国选手肖特(FrankCharlesShorter)获得了年慕尼黑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和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男子马拉松亚军,引起了马拉松热潮。同样在70年代,纽约和芝加哥马拉松开始举行。 图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的肖特(前)图IC 年,39岁的史蒂夫·布恩(SteveBoone)是个计算机系统设计员,平时他的业余运动是打打橄榄球。当时他的一个顾客正在准备休斯顿马拉松。他打赌说,史蒂夫不可能跑完26英里——一个全程马拉松距离。这个赌没有赌注,史蒂夫不争馒头争口气,最终参加了年的休斯顿马拉松,并且顺利完赛。 一发而不可收拾。从年开始,史蒂夫每年至少参加一个马拉松,到今年整30年了。明年年,将是他每年连续参赛的第31个年头,并且跨过个马拉松的大关。 这30年中,史蒂夫的马拉松故事有许多,简单地说有2件。第一,他收获了爱情,第二,他建立了一个跑马组织。 先说说爱情。年,史蒂夫已经完成了多场马拉松,并且在全美50个州的每个州都至少跑过一次马拉松。史蒂夫参加了年的波士顿马拉松,当时他在宾馆外面等班车,在等待的当口,他和排在他后面的宝拉(Paula)女士攀谈起来。最终车好像也没有来,等他们走回宾馆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了最好的朋友。18个月后,他们结婚了。 图说:波士顿马拉松图IC 年的宝拉还是个马拉松菜鸟。这一年,她在家乡犹他州完成了第一个马拉松,参赛是为了塑形,因为当时的她是两个小孩的妈妈。在遇到史蒂夫之后,宝拉的马拉松节奏加快了。年,也就是6年后,她已在美国50个州的每个州至少完成1次马拉松。而现在,她完成的马拉松总数超过个,并且在每个州,至少完成了4次马拉松。 一个设想:组织跑遍50州俱乐部 再说说跑马组织。其实在年跑完旧金山马拉松的时候,史蒂夫就有一个想法,建立一个跑遍美国50个州的俱乐部,联络那些想跑遍所有美国50个州的跑者,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年,夫妇俩付诸行动。最初,俱乐部有82个初始成员。年,成员数就突破了0人;到现在,俱乐部的成员有人。这些俱乐部成员绝大多数是美国人,还有来自巴西、百慕大的跑者。年,超过0人完成了跑遍美国50个州的“大满贯”,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这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女性跑者。 图说:旧金山马拉松图IC 以宝拉为例,以她的年龄和水平,她无法打破世界纪录,也无法赢得一个小比赛的桂冠,可为什么她还是一步步、一个一个州地跑,参赛距离超过了英里,还乐此不疲呢? 今年51岁的宝拉和史蒂夫生活在德克萨斯州。她说她不是一个精英跑者,她上一个马拉松用时7小时,比她第一个马拉松3小时59分足足多用了3个小时。她愿意跑遍美国的理由是喜欢旅游,而一边参赛一边旅游,是最好的了解美国的方式。她举例说,有一次到北达科他州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参赛,如果不是比赛,她可能永远都不会来这里,因为这个小镇不在旅行小册子上,是不知名小镇中最不知名的小镇之一。 跑遍美国50个州这个俱乐部在计算跑者跑过的马拉松数量的时候,有几个基本的规则。第一,赛事至少有10个完赛者。第二,这些赛事至少提前60天通过媒体(出版物、杂志、报纸、网站、宣传册等)向公众告知。第三,如果赛事起点和终点不在同一个州,那么只计算一个州。 图说:芝加哥马拉松图IC 一个原因:自我驱动的努力 那么,为什么有不少人愿意“跑遍美国”呢? 宝拉是因为热爱旅游,加上喜欢跑步,因此自然而然地想跑遍美国。另一名女性跑者朱迪·里德则是通过比赛,和朋友聚会。58岁的朱迪是一名来自弗吉尼亚的律师,她自年开始跑马拉松,现在完成了个,并且也是跑遍美国50个州的完赛者之一。去年秋天她和朋友在密尔沃基见面,此后,她和朋友相约一起参加了好些比赛。 罗斯是地理爱好者,他认为现代生活过于舒适、按部就班,于是马拉松反而显得更有吸引力。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变大了,而网络让跑者很容易找到合适的比赛。而科技的发展使得监测心跳、脉搏变得更容易,只要带上鞋子,就可以跑起来。一些跑步组织还设计了“系列马拉松”,其实就是“背靠背”的马拉松比赛,一般在7天左右的时间里设计几场地理上相近的不同州的马拉松赛。罗斯就参与了类似的系列赛。他最疯狂的一次是7天在肯塔基、田纳西、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州跑了5个马拉松。罗斯3年前决定要跑完美国50个州,现在他已经跑了71个马拉松,并且还将继续下去。他说他即使跑不动了,也会经常浏览有关马拉松的网站, 更疯狂的还有这位,罗斯说有一次他大概在蒙大拿州参加比赛的穿梭巴士上碰到一个人。那个人说,“这是第11次”。罗斯问他是否有计划跑完美国所有50个州。那个人说:“我早就完成50个州的计划了,这是我第11次跑遍美国50个州。” 其实总结起来,跑者参加马拉松,是人们冲破舒适的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式,用流行语来说,是走出“舒适区”。这个跑遍美国的俱乐部成员有男的,有女的,有穷的,有富的,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是一种共同的信念,自我驱动的努力奋斗。 一个思考:如何发展草根跑步组织 中国的马拉松在最近的3年得到爆发式的成长,赛事数量和参与人群都在增加。事实上,我国有许多跑友是带有旅游性质地去参加外地的比赛,旅游是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方式,也是休闲娱乐的方式;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组织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赛事。具体到上海,到今年年底,黄浦江沿岸45公里滨江岸线将贯通开放。一项运动的推动,需要政策,需要场地,也需要相关的组织。我们不一定都要学这群跑遍美国的“疯子”,但可以学学他们对运动的热爱,甚至可以学习他们这种接地气的草根组织对推动马拉松运动的正面作用,或者说在激发正能量方面的作为。(陈国强作者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媒介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zqxz/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罗斯惊现芝加哥联合中心,但这里早已物是人
- 下一篇文章: 同时有安东尼杜兰特罗斯,这样的过人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