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特辑七夕科普贴古人七夕都送什么礼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 文大侠在此祝大家七夕节快乐! 相传七夕这天,牛郎和织女约定在鹊桥上相会,于是文大侠不禁好奇,古人在七夕节都送些什么礼物呢?话不多说,快跟着文大侠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表达爱意的~ 1、簪子: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铙歌十八曲》·《有所思》 簪子,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它常是男士送给心仪女子的首选礼物,女子也常将簪子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郎。 2、同心结: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相思令》林逋 将丝丝缕缕的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同心结来赠与对方,绵绵思恋与万千情愫也都蕴含其中。 言为心声,所谓“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这个汉字就像一张“不舍心怀、情用牢结”的网,却网不尽天下痴情儿女故事的万一。 3、红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王维 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通常将其串成手环或项链,许过愿的相思豆,能求得爱情顺利,这也使得红豆成为古时男女七夕节常送的礼物之一。 4、香囊: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明·郑旦《子夜歌三首》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恋人之间也常常将其做为礼物相互赠送,以表衷情。 5、钗: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白居易的《长恨歌》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6、梳子:结发同心,以梳为礼 相辉瑜珥瑶钗凤。宝翼蜻蜓动。新妆又得水苍梳。人道秋风何物不琼踞。 人无玉质容何害。玉德斯堪爱。尚惭犹未十分全。听取明年环佩戛? ——《虞美人·玉梳赠内子》姚燧 古时候,送梳子代表私订终身,有一辈子都要白头偕老的意思,接发同心,以梳为礼,因此,七夕送梳子也成了一种习俗。 7、指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 龙香小柄琵琶弯,切玉玲珑约指环。 试按花深深一曲,海棠开后望郎还。 ——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因为戒指是定亲信物,所以古代未婚女子均不戴戒指,不过从“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中或许可以看出,戒指这一信物虽小,但在女子心中的份量却是最重的。 8、罗帕:同心罗帕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是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明·冯梦龙《山歌》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缠绵之意,加之罗帕质地轻盈,使用日常,特别容易掉落,因此在不少典故中,也可看到青年男女通过拾罗帕而相识,随后相恋。 9、团扇: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越国大夫范蠡在寻觅贤臣的途中,与赤足浣纱的西施一见钟情,并定下了百年好合的誓约,心灵手巧的西施便用麦草编成扇,将自己的容貌用彩丝绣于扇芯,送予范郎。 团扇洁如明月,蕴涵着团圆、欢聚之意,更是被视为爱情纯洁的象征。 10、耳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 ——《山海经》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清初李笠翁在《闲情偶记·生容》中称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的地位之重。 向左滑动为爱搭桥 七夕不知道送什么礼物的小伙伴 或许可以借鉴一下古人的心意哦 祝大家七夕节快乐! 心有所属、情有所归! 最后送大家一首词: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部分内容、图片来自网络 排版/方颢静 文大侠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zqxz/2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蒋介石身高只有169厘米,为什么一合影
- 下一篇文章: 女神唐嫣为啥不找对象原来她心有所属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