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新能源车汽车市场,正在风云莫测的市场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而这个变化的触发点,正是来自特斯拉在近日宣布的大幅降价的行为。

1月6日,特斯拉突然宣布降价,其中Model3后轮驱动版售价降到22.9万元,而ModelY后轮驱动版售价降到25.9万元。

特斯拉降价之前,国产车正忙着涨价

在特斯拉降价之前,刚好是新能源国补停止没过天。伴随着年元旦的开始,新能源国补正式宣告停止。

国产新能源车吃完这波政策红利,就得靠自身的实际经营来生存,各大车企之间也迎来“贴身”肉搏的竞争阶段。

根据之前年的国补政策,公里以上的续航的纯电车能获得元补贴,大于公里又小于公里的能获得元补贴。

也就是说,假如一个车企在年卖出10万辆大于公里续航的新能源车,可获得财政补贴为12亿6千万元。

一旦补贴结束,车企将失去一大笔收入!

那么怎么办?大多数车企采取的做法当然是涨价,在这里我就不好意思不点名了。也有少数车企采取可保价的做法。

这里也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销量榜上比较靠前的国产品牌新能源车型基本上都在涨价,而较为冷门的车型则采取了报价。

这样的操作呈现出一个规律:卖得好,继续涨价!另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卖得越好,生产批量扩大会让成本降低。

也就是说,随着国产新能源车越卖越好,车企会采取价格上涨的方式来回报市场,把越赚越多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

那么,抛开情怀、抛开技术来说,谁是“韭菜”?

假如没有特斯拉的本次降价,大家认为国产新能车在年会继续涨价吗?请扪心自问。

特斯拉降价的原因和时机

特斯拉之所以突然降价,不顾同行千夫所指,成了同行的“眼中钉”,业界普遍认为原因有5:

1,年交付量为万辆,同比只增长了40%,未达到50%的预期增速。

2,特斯拉上海工厂被传出产能过剩,销量跟不上产量的现象。

3,新能源车竞争产品越来越多,面临市场份额缩水的压力。

4,特斯拉为自家产品更新迭代做准备。

5,造车成本在下降。

无论是基于哪种原因,特斯拉这波降价出现的时机看着是很突然,但是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首先,选择在一些国产车企已经纷纷“哭穷”,并以原材料上涨、国补退坡为由,然后名正言顺地宣布涨价的时候,特斯拉出手宣布降价。

此举容易引发人们思考:那些涨价的车企,说的是真话吗?为什么特斯拉能降价这么多?到底谁更有良心?

然后,选择在年初降价,刚好遇上春节前的购车热潮能大卖一波。

最后,给完成年的销售目标来一个好头。

目前来看,特斯拉此举可谓是“一石三鸟”。

特斯拉降价后,出现维权和抢购行为,特斯拉能收获什么?

特斯拉降价后,出现了一个极端的现象,维权的车主和抢购的准车主同处一室,共同出现在一些地区的店内。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维权的人和抢购的人相遇在一起时的那种“相看两厌”的场景。

对于维权的人来说,他们是刚刚提车不久,甚至有的是在特斯拉宣布降价的前一天买车的,给他们造成一种自己亏了几万元的心理现象,所以对降价很难接受。主要的问题在于,维权车主截图反映销售层和他们承诺不会降价。

如果没有销售的承诺,或许这个问题就没那么难解决了。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销售都不要给客户提出承诺,而客户也不要听信销售的承诺,对于一些无底线的销售来说,为了业绩和提成,一句空口无凭的承诺可以随口而出。

也有一些维权的人是二手车商。

至于出现的抢购行为,也可以说明特斯拉目前仍然有很多粉丝,即使牺牲一些老粉丝对品牌下沉带来的失落与不满,可以通过更多的新粉丝车主的加入来弥补。

大幅降价,更低价的车受到追捧,新的更低消费能力阶层的用户增加,这批人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也就是说,如果特斯拉降价以后能取得比原来更好的销售效果,那么就能吸引到比原来更广的年轻消费群体。

特斯拉得到什么?我认为是“得年轻人就能得市场”。更何况这是一批有能力消费20万级别以上汽车的年轻人,比特斯拉以前主打30万消费人群的用户基数更加庞大。

牺牲一时的口碑,换来更多的年轻粉丝用户。

年轻的用户会成长,消费能力会提高,将来对更高端的车的需求会增加。把这批用户经营好,未来的高端车也能销售出去。

一句“坚持以成本为导向”,引发用户的讨论,正在揭开很多企业的遮羞布

让我思考得更多的是特斯拉对降价的解释: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这句话的“杀伤力”太大了。

尤其是这两三年来,我们经历了多少无良知的企业的疯狂涨价了?口罩、核酸抗原、血氧仪……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一些老板在无底线地涨价,严重地违背市场规律来“收割”消费者。

特斯拉的降价解释,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们降低成本的能力有多强,而是这一句“坚持以成本定价”。这句话,揭开了多少企业的遮羞布?

特斯拉这次降价,也引发了不少用户关于那个车企对消费者更有良心的思考与讨论,在一定程度也消费者开始意识到原来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并不高,原来新能源车还有很大的成本控制水平和降价的空间。

总之,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了。不管是已经买了车还是没买车的人,都对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知。

关于成本这块遮羞布被揭开口,后续的市场预测

特斯拉入门级车型例如Model3已经降到22.99万起,和比亚迪汉、海豹、长安深蓝SL03、小鹏P7等新能源车形成更大的竞争关系,也对传统燃油车例如雅阁、凯美瑞,甚至和BBA很多入门级车也带来冲击。

因此,可以预测的趋势是这些竞争车型大概率上不会再涨价,也基本不会出现像去年一样的以“以电池原料”、“供应链紧张”等为由而提出涨价的行为。

尤其是当特斯拉降价后销量大增影响到竞争产品的市场的时候,竞争产品更加不敢涨价,甚至会变着法子,通过“换壳”、“换产品名字”的方式来悄悄地降价,毕竟直接降价会让自己面子挂不住。

当然燃油车方面,降价已经成了习惯了,不需要像新能源车那样找借口,直接降就是了。

另外特斯拉的降价,也将打乱一些新的新能源车的推出计划。尤其是价位接近Model3和ModelY的新产品,他们得重新给产品定价和定位了。

特斯拉这句“坚持以成本定价”,给其他车企带来的压力很大,这句话还给特斯拉自己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再次降价行为已经做了铺垫,可以理解为:假如将来我的成本还能降低,我会继续降价。

特斯拉这次降价伤了一些老用户的新,但是却利好还没买车的新用户。相信年的新能源车市场也将更加透明,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新用户也能选择到更好的产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zqxz/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