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万吨的大蛋糕,中俄角逐挪威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电话 http://bdfyy999.com/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自然资源都面临着供不应求,甚至枯竭的状态,就连最寻常的水资源也出现了缺失的现象。但你想不到的是,有一种资源从理论上来说,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是南极磷虾!多到什么程度?据相关数据估计,目前的资源储存量大概在5~10亿吨,如果取其1亿吨就能满足全人类对海洋捕捞的需求。 虽然南极磷虾是漂浮在海上的一块金矿,但也属于全球的公共资源库,是受到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CCAMLR)管制的,每年的捕捞限额在62.5万吨,但~年全球捕捞总量却在20~30万吨,换句话说这么多年一直完不成配额指标!所以想要过度捕捞估计也是不可能的。而南极磷虾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海豹、乌贼、企鹅、以及大型须鲸等捕食者,随着人类捕鲸数量的增加,以及磷虾本身超强的繁殖能力,其数量反而增加不少。 话说南极的气候那么恶劣,为什么各国还要不远万里去捕捞它们呢?南极磷虾一般在60毫米左右,非常小,但它们的数量惊人,繁殖期甚至能将海水染成红色,绵延十几公里。可供捕捞量是世界渔获总量的4倍以上,被称为“人类最后的蛋白质资源库”,据说,一只南极磷虾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5克牛肉所含的蛋白质。而作为众多鱼类和甲壳类动物的天然饵料,经济价值巨大,甚至能取代传统渔业资源。 除了蛋白质,南极磷虾还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磷虾油,赖氨酸的含量甚至高于金枪鱼和牛肉;虾青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生物体的免疫力;污染量极低,还能用于商业保健领域,对人类来说是一种纯天然浑身藏宝的物种。 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嗅到了它的经济潜力,纷纷转战南极磷虾的勘探、捕捞,最早“吃螃蟹”的国家是前苏联,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准备南极磷虾的捕捞,直到年“南极探测计划”的落地,摸清了南极磷虾的种群分布及资源储量,将原本的小产业做成了经济价值巨大的商业捕捞,自此南极磷虾成了炙手可热的经济物种。 前苏联得益于先进的重工业,几艘捕虾船轻松就能搞定,据统计,早在年南极磷虾的捕捞量就高达10.5万吨,年到达顶峰,飙升到49.17万吨,而当时全球的捕捞总量也不过52.8万吨,苏联以占全球捕捞总量93%的份额“一骑绝尘”!此后磷虾一直保持在30万吨以上的产能,直到年苏联突然解体,次年陡降至10.3万吨,虽然后期俄罗斯继承了磷虾捕捞业的衣钵,但却无力再创辉煌,不过有好基础,也为后期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要说最“鸡贼”的还是日本,他第一时间看到了前苏联捕捞南极磷虾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也紧随其后开始了南极远洋捕捞作业,省了一大笔相关的研究勘探经费不说,还能在捕鲸的同时赚点外快,当然这都要依赖于强大的工业体系。 起初的捕捞量在4万吨左右,到苏联解体之后的第二年,就增加到了5.7万吨,而当时全球的捕捞总量也不过6.5万吨,日本一家独大占比88%。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南极磷虾的捕捞?其实是受制于岛国的尴尬地理位置限制,上亿的人口只能从海洋中获取自然资源,从他们疯狂猎杀鲸鱼以及金枪鱼的痴迷程度就能看得出来! 对于公共渔业资源捕捞的野心,也同样体现在另外一个小国家上,那就是后起之秀韩国,在日本发展南极磷虾捕捞业的同时,隔壁韩国也瞅准了时机,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超过了他。但强中自有强中手,挪威作为一匹“黑马”后来居上,于年以4万吨的捕捞量超过了日本的2.4万吨,以及韩国的3.3万吨。 挪威对南极磷虾捕捞的决心体现在对新型技术的投入上,改进了捕虾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能力,此后捕虾量节节攀升,占全球总产量的50%左右,年更是达到了19万吨,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极磷虾的重要性越发显现出来,中国、俄罗斯、智利、乌克兰等国纷纷入局,但依然改变不了挪威一家独大的局面。 说起俄罗斯,他和日本一样属于传统的渔业捕捞大国,尤其是远洋捕捞更是针锋相对,日本想方设法吞食公共资源“蛋糕”无可厚非,但俄罗斯本身国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也想跑到南极去分一杯羹,就有点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意思。 俄罗斯东部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以及白令海,加起来有万平方公里的可捕捞海域,而且是多个寒暖流的交汇处,食物来源丰富吸引了全世界的鱼类,形成了大量的渔业资源。附近的俄罗斯捕鱼农场,一艘中等吨位的渔船每次出海随随便便就能捕捞到上千吨的渔获。 捕自己的鱼,然后让别国无鱼可捕,这是他的惯用伎俩,比如大马哈鱼,我国在黑龙江上游辛苦放流70年,近几年只能捕获万余尾,而俄罗斯却能占据黑龙江下游的地理位置优势大肆捕捞,早在年就突破万尾。再以明太鱼为例,俄罗斯不仅在公海大肆捕捞朝鲜半岛的“救命鱼”,还反过来出口到朝鲜和韩国。 而对于南极磷虾,俄罗斯也是野心勃勃,早年,俄罗斯联邦渔业委员会就制定了《年前俄联邦渔业综合体发展战略》计划,预计投资亿卢布用于南极磷虾的捕捞和加工,只比支柱产业鲑鱼养殖项目少50亿卢布。虽然俄罗斯已经有几十年时间没有涉足南极磷虾产业,但有前苏联的底子,想做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去年5月份,俄罗斯相关专家在对南极磷虾经过长达5个月的资源考察后,发现某些地区的磷虾储存量高达万吨,以俄罗斯的做事风格,这块大蛋糕不吃白不吃! 英雄所见略同,随着我国渔业资源的锐减,南极磷虾的重要性也被我们及时发现了,在和俄罗斯角逐的同时,我们也是下足了功夫,虽然基础较差,但捕捞量却在稳步提升,从年的3.8万吨到年的4.1万吨。年5月14日,我国专门为捕捞南极磷虾而自主研发的国之重器“深蓝号”专业捕捞船正式下水,它长达米,宽21.6米,设计航速15节,是集捕捞和加工为一体的巨轮,即便在零下25℃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行。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挪威暂时在南极磷虾捕捞业处于领先的位置,但绝对挡不住俄罗斯和中国这两匹更大的黑马,相对于捕捞来说,真正销售出去才是真本事,而这可能就是挪威和俄罗斯的“短板”所在,年挪威就有一家大型的捕虾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关门倒闭;而俄罗斯对中国的市场依赖程度就更大了,几乎占据其总出口量的一半左右,且多以简易加工的初级水产品为主,甚至通过中国的代加工来出口别国。 所以看问题不能看点,要看面,要把南极磷虾做成是一个产业体系,才能真正制霸“海上金矿”,俄罗斯虽然占据着源头的优势,但在后劲上却明显不足,而我国只要兢兢业业发展南极磷虾捕捞事业,凭借着超大的国内市场,何愁卖不出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指点江山的南极磷虾“巨头”中,中国肯定不会缺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wxtz/11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消息AI终于可以让我们与动物交谈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