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战战例海神之矛行动
科学消除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117/4328638.html一、任务背景 (一)时代背景 1、9·11事件 年9月11日,恐怖份子劫持了三架客机分别撞向美国世贸中心和国防部五角大楼,制造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造成人遇难,对美国经济损失达亿美元。 事件发生后,布什政府认定是塔利班藏匿的基地组织策划了这次事件,而乌萨马·本拉登作为基地组织头目被认定为事件头号嫌犯。 2、反恐战争 作为对这次事件的回应,小布什政府发动“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的塔利班,并通过美国爱国者法案。 与此同时美国中情局等情报机构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对本拉登藏匿地点的调查行动,最终在年2月基本认定拉登所在地就是巴基斯坦东北部阿伯塔巴德的一栋建筑内。 年4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由海豹六队担任突袭本拉登任务。 (二)行动单位 1、海豹六队 海军特种作战开发大队,又称海豹第六分队,直接隶属于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与三角洲特种部队同属于美军特种作战力量的第一梯队。 成员主要来自于海豹突击队和海军EOD队伍,由绿队选拔,然后编入红、蓝、金、银四支作战队。 2、陆军第特种航空团 航空团素有“黑夜潜行者”的称号,主要训练课目是突破直升机操作空域限制,切入夜空和执行隐蔽潜入的特种作战运输任务,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一只特种运输的单位,为美军特种作战力量提供远程投送和空中火力打击的支援保障。 (三)目标人物 行动的目标是乌萨马本拉登,基地组织首领。 出生于富商之家,曾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名穆斯林理想主义者,领导基地组织对资本主义世界持续发动恐怖袭击。 在巴基斯坦躲藏时被美国情报部门发现。 二、任务概况(一)情报定位 1、追踪信使 事件后,美军各情报部门都展开了对基地组织首领尤其是本拉登的调查追捕。年,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从关塔那摩监狱一名关押犯嘴里得知本拉登最信任的一名随从的化名,并了解到谢赫·阿布·艾哈迈德此人正是本拉登的信使。 年4月,一次电话暴露了艾哈迈德,CIA立刻锁定,在8月定位了艾哈迈德和他兄弟两家人的住所,即后来被证实为本拉登所在地的巴基斯坦东北部阿伯塔巴德的三层建筑中。 2、定位拉登 即使已经跟踪信使,确定了落脚点,但是没有任何情报显示,本拉登本人就是在这个地方。根据CIA的情报和高空的热成像显示,建筑中有一个人永远不出门,不接电话,不打电话,没有互联网。 建筑本身,安全设施极为完善,从外面甚至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看到内部情况;垃圾自行焚烧,粪便稀释后再流出,这些专业的谍报手段,从反面坚定了情报人员的信心,最后得出结论7成可能屋里的另一个人就是本拉登。 (二)行动准备 1、任务演练 发现可疑建筑后,CIA又进行了近一年的侦察监视。 哪些门是锁上的?哪些门不上锁?哪些门是朝外开的,什么类型的门,房间布局,窗户位置等都一一确定。 由此,制作1∶64的实物模型进行方案推演,建立了1∶1的实景场地进行综合演练。 年4月10日,突击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洲训练基地的1:1比例宅院模型进行了5天专项训练,又在4月18日到达内华达州,在一个与阿伯塔巴德相同海拔的区域进行训练。 2、技术装备 海豹六队拥有美军最先进的单兵装备,这次行动所采用的包括MICH型战术头盔,夜视仪,改装的HK步枪,配备EOtech全息内红点瞄准具,全天候MC迷彩服等。 为了满足隐秘突袭的要求,美军提供了从未公开的黑鹰直升机,采用低噪音和减少雷达反射的特殊处理,具有良好隐身功能,型号至今未被披露。 3、全球调动 年5月1日,位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的美国空军基地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无人机升空; 行动单位进入战场;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F/A-18战斗机24小时待命,准备阻击巴基斯坦空军; 同时利用侦察卫星和无人机美军利用侦察卫星和RQ-无人机对突击行动进行全程监控; 使用通信卫星和无人机建立战场与后方的实时连接; 1支航母编队担负战略支援任务。 (三)展开突击 1、进入战场 年5月1日晚23时,2架直升机从贾拉拉巴德机场起飞,沿预定航线飞往巴伯塔巴德。利用低空飞行和山地地形躲避巴军雷达。 突击分队起飞45分钟后,4架支奴干直升机起飞,2架到边境待命,2架在阿伯塔巴德附近降落,作好接应突击分队的准备,其中一架携带油料,为返航的黑鹰直升机加油,一架搭载25名特战队员作为预备队。 5月2日0时30分左右,2架黑鹰直升机在目标宅院上空悬停,但是此时一号机突然陷入气旋,飞机旋转坠落,由于飞行员采取措施得当,迫降在畜栏,部队安全落地。 2、突击行动 由于意外发生,2号机放弃在A1主楼楼顶索降的计划,按应急方案在院墙外草坪降落,全员改为地面强攻; 外围警戒人员到位,同时各组突击队员炸开主楼北门,沿着楼梯向二、三层突击。 在第三层楼发现房间内有人活动,三名突击队员清理房间,击毙一名男子,经过确认,正是行动的目标,代号“杰罗尼莫”,乌萨马本拉登。 行动持续时间38分钟。 3、行动成果 本次袭击中,美军部队无一人受伤,打死拉登父子两人,信使阿布兄弟两人和阿布妻子; 除了消灭本拉登,更重大的收获是现场的情报,一共带走了5台电脑、10个硬盘和一百多个存储设备。 这些来自恐怖组织头目的直接情报为日后的反恐怖行动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线索。 (四)行动收尾 1、炸毁黑鹰直升机 为了避免高精尖科技落在其他国家手中,特战队员在离开之前炸毁了坠落的黑鹰。 也正因此,外界对于参加此次行动的黑鹰直升机具体细节始终只能猜测和推断。 2、撤退 行动结束后,巴基斯坦空军迅速反应,距离干预时间14分钟,部队撤退。 5月2日2时30分,1架黑鹰直升机和4架支奴干CH-47直升机在贾拉拉巴德机场降落,移交本拉登尸体。 三、行动启示(一)先进的装备技术是行动实施的前提 1、成功进入战场需要有优秀的隐身技术。改装黑鹰直升机提供了降噪螺旋桨和反雷达涂层,避免了进入战场之前就暴露的困局,低空飞行并利用山地顺利进入战场。 2、完善的夜视设备保证了行动的顺利实施。红外夜视仪的使用使美军特种部队在夜间作战时仍然可以精确打击,而本拉登住宅内的反抗者几乎没有夜战能力,对于美军来说便形成了极大优势。 3、全球通信技术和无人机监视技术的稳定实现了实时跟踪监控。RQ-隐身无人侦察机担负无线电监听和实时视频传输任务,每名作战队员都有实施通信和摄像头,中央指挥部可以随时监控并进行实时指挥。 (二)扎实的战前准备是作战顺利的核心 1、摸清住宅构造为作战演练提供细节支撑。CIA找到拉登住址后,采用电话监听、卫星定位、无人机侦察、近距离观察等手段,逐渐摸清住宅的细节,根据这些细节搭建了模型并进行充分训练。 2、尽可能的还原真实战斗场景有更大的成功可能。在实际行动中,发生一起小插曲,即黑鹰直升机由于气旋坠落,而这样的坠落在事前却是并没有预料到,原因是没有百分百还原,没有预料到气旋的可能性。 (三)完善的后勤保障是任务完成的基础 1、全球情报系统的支撑找到了本拉登。因为美国有分布全球的情报网络,中情局的特工得以在十年的时间找到并定位了拉登的具体住址,然后侦察住宅的具体细节,供突击部队研究。 2、全球力量调动使得行动得到了基础保障。一是战斗机待命,随时准备拦截出动的巴基斯坦空军部队;二是支奴干直升机的支援,使得一架黑鹰直升机坠毁后依然保证部队撤离战场;三是预备队员的准备,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银杏下的沼泽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qxhj/7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Gonavy,Beatarmy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