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6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此外,俄海军正与俄国防企业试航首艘可搭载“波塞冬”无人潜航器的核潜艇。潜艇舰员正在接受操作培训。据悉“波塞冬”的搭载方式很可能和“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搭载先进海豹突击队运输艇(ASDS)一样,固定在潜艇的尾部的上方。因为如果横置在艇内,潜航器的体积和航程可能会受限。

“波塞冬”潜航深度可以达到米,采用核动力,搭载常规弹头不在话下,据说还可以搭载万吨的核战斗部。有媒体曾声称一枚携带核战斗部的“波塞冬”如果在海底引爆的话,甚至能引起地震和高达米的海啸。它很可能会带来潜艇作战模式的改变。

但是,“波塞冬”潜航器也并非没有漏洞。潜航器不同于潜水器,要能够航行,还需要解决在超高水压之下的舵面控制,解决不了,“波塞冬”高达米的潜深就只能是一个噱头。解决了航行,还需要解决动力,毫无疑问,为了支持“波塞冬”的长时间潜航,上面是装有小型核动力的。

动力解决了,那么导航和与控制站的联络呢?我们都知道,海水是屏蔽电磁波的,所以“波塞冬”如果采用声波通信,势必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且声波通信的距离也比较近,所以只能采用通信浮标。否则,“波塞冬”靠着自带的声呐肯定发现不了几百公里外的水面舰艇,目标都发现不了,又怎么谈攻击。

或者说,“波塞冬”的母舰得到目标指示后,再释放“波塞冬”从米的水下通过自主导航系统接近目标,这样的深度,任何反潜力量也无可奈何。因为水下几乎不可能通信,所以“波塞冬”需要声呐、磁探测仪、惯性罗盘来导航,遇到海底“断崖”,还要能够主动避险,这样的技术不低于高超声速武器。最后,再说一下“波塞冬”的安全性。除非俄罗斯掌握了某种可以和水下米通信的黑科技,否则这样的攻击核潜航器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种看似黑科技的技术,有很强的“豪赌”在里面。(flank)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zfs/1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