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改善交通状况,俄罗斯圣彼得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公路网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1条绕城高速公路及横跨芬兰湾的防洪堤。当前正在修建的是该公路网的最后一个连接线——圣彼得堡西部高速公路(StPeterburgWesternHighSpeedDiameterRoad),环绕圣彼得堡西海岸的双向4车道公路是该连接线的关键节点,该线路经过水路航道及繁忙的港口区,长不到12km,分布有3座大跨径桥梁。

海峡大桥(SeaChannelBridge)是一座连续钢桁梁桥,分7跨布置,跨长m。主梁钢桁梁高6m,布置双层桥面。桥面设置较陡的纵坡,桥下净高52m。桥梁线形顺直,但是北部沿利岛(BelyIsland)西侧海岸,线形弯曲。在设计阶段,第一次可行性研究建议采用70m的桥下净高,以与厄勒海峡大桥的通航净高匹配。但是为了减小引桥的长度,通航净高最后定为52m。主梁采用顶推法施工。

科拉贝尼夫航道斜拉桥(KorabelnyFairwayCable-StayedBridge)全长m,跨径布置为(++)m。2座桥塔均向主跨跨中方向倾斜,尽管内倾式桥塔在结构上不是非常合理,但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性,可以成为这一座地标式桥梁的突出特点。该桥采用快速施工的方法,桥塔、斜拉索及主梁的施工同时进行。

皮特罗夫斯基斜拉桥(PetrovskyCable-StayedBridge)全长m,跨径布置为(++)m。桥塔为针形独柱塔,斜拉索四索面布置,在视觉上呈复杂的网状结构。该桥的最初方案为矮塔斜拉桥,采用混凝土桥塔,但是考虑到工期较短,浇筑工序复杂,俄罗斯冬季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最终采用了斜拉桥方案。

圣彼得堡地区原来是波罗的海芬兰湾出海口的一片沼泽地,地质条件很差。因此,这3座桥的基础均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桩长约40m。基桩的施工从年4月开始,于年6月结束。通过建设栈桥和人工岛辅助桩基础施工,避免冬季河流、海水冰冻给施工带来的风险。采用钢板桩围堰进行桩基础施工,在钢板桩围堰成形之前,进行基桩的浇筑和钻孔施工。3座桥梁预计年4月通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bfw/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