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www.jydxy.com/

今天是国际海豹日(InternationalDayoftheSeal)。

年,拯救海豹基金会决定每年的3月1日为国际海豹日。

设立此日,是向世界吹哨:

由于滥捕乱猎、海水污染、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海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必须立即采取可行措施,保护海豹这种珍稀动物。

南非开普敦海豹岛

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南非和南北极等地都看过可爱的海豹。

印象最深的是南极海豹。

常年生活在南极辐合带以南的海豹有六种,总量约达万头,

栖息在南极海冰区、岛礁和大陆沿岸。

这六种海豹是威德尔海豹、象海豹、豹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和海狼。

豹海豹是南极地区数量较少的一种海豹,不少我国南极长城站越冬的科考人员都无缘相见。

我们却有幸见到两头,还是刚刚出生不久的幼豹海豹,就在长城站附近。豹海豹全身有花斑,貌似金钱豹。体态细长,约3至4米,体重约至公斤。雄性体态较雌性小,性情凶猛,游速很快,牙齿锋利,嗅觉灵敏,善于突击猎物,如企鹅或其它小海豹,被喻为“南极海盗”,使其他种类的海豹都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在南极未禁狗时,有科考队员带狗进去,有的高大、敏捷和凶猛的军犬不拿懒洋洋、看似蠢笨的豹海豹当回事,上前撩逗它们,结果被突然跃起的豹海豹一口就咬掉一条腿,惨不忍睹。在南极步行者湾,我们见到象海豹。象海豹是因为在其嘴唇的上方长有一块形状特像大象鼻子的肌肉,故名象海豹。大都分布在南极大陆的海滩、岛礁处,群居,一群为数拾头,多则上百头。象海豹是一夫多妻制,雄性象海豹体长5至6米、体重3至4吨,性情凶猛,占地为王,妻妾成群。雄性象海豹为维护夫权,会发生激烈的撕杀,落败者常常遍体鳞伤。同行的外国专家告诉我们,这二三十头象海豹都是雄性象海豹,好像是一群男光棍在泡吧,交流着泡妞和打斗的经验,其中有几位还是情窦初开和少不更事呢。几头象海豹身上有明显的伤痕,这是他们闹着玩的印迹。在把我们刮得歪歪倒倒的狂风中,象海豹们坚如磐石,半天不动一下,难得用肚皮匍匐前进几步或抬抬头张嘴打个哈欠。与硕大的身躯相比,象海豹的小头小脑实在是太秀气了,可这是它们深潜的需要。我们在过雷麦瑞海峡时,在远远的浮冰上,看到食蟹海豹,它们孤独地在大洋中随波逐流。这对它是一种险境,如被鲸发现,就是死路一条。几头鲸会围着浮冰上的食蟹海豹,不断地跃起,掀起的浪使浮冰倾斜,海豹滑入水中,被鲸捕获。食蟹海豹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浮冰上,在冰上行动迅速,有的甚至可到达新西兰、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南端。食蟹海豹的名字是一种误会,早期探险者看到它们吃磷虾后嘴边留下的橘黄色,以为吃了蟹,其实南极根本就没有蟹。威德尔海豹是南极最为常见的海豹之一,雄性体长3至4米,体重至公斤。雌性略大于雄性。它们背部成黑色,其他部位成浅灰色,身上有黑白斑纹。威德尔海豹是海豹家族中的游泳冠军、潜水能手和凿洞专家。游泳时速可达40千米/小时,下潜深度可达米。在黑暗的海冰下,威德尔海豹每次可潜游10至20分钟,甚至可达一小时。可每当海冰封冻海面时,呼吸便成了它的一大难题,为了钻出冰面换气和生存,它就会用自己的厉牙拼命地啃凿海冰,凿开冰洞,探头呼吸。有些威德尔海豹因为凿洞时过度用牙,造成捕食进食困难,只能活8至10年。长城站人说,他们附近栖息着不少头威德尔海豹,可惜我们在南极没看到。在南极也没看到罗斯海豹。

我们也没看到海狼,遗憾。

不过,据说,这世上能看到南极六种海豹的人寥寥无几。

海豹岛、海狼、罗斯海豹、威德尔海豹及国际海豹日海报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欢迎阅读《顾顾看天下》近期精选文章

过关那些事

邮票上的恐龙

“我所不需要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啊”

对背影情有独钟的大师

今天,我们再看看打不到的弗里达

再看《天堂》和《春》

走进“换心”的德国国会大厦

爱看澳网小动作

瞧瞧与我们千年“胞波”的缅甸人

科学家之外的居里夫人

假如西方没有决斗……

我见过的那些国外工业旅游

在马克思故乡遇到的马克思

蹲着看德国的疤

看拉斐尔的圣母子画,您会想起谁?

探访不恋权的“汉萨女王”—吕贝克

走过波罗的海三都

34岁芬兰女总理咋在中国刷了屏

难忘大卫和他的画

在采琪莲宫听讲波茨坦会议

赫尔辛基机场的椅子

芬兰圣诞老人产业为何经久不衰

教堂里的管风琴

在柏林博物馆岛看画

华沙遇肖邦

写出《欢乐颂》的人没有欢乐?

博物馆里看盔甲

感受新西兰的田园乡村之美

危难面前的以色列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bfw/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