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岛上话海豹走进南极17
登上企鹅岛后,我发觉这里海豹也不少。探险队员关照,不要太靠近,海豹具有攻击性。据说还曾经发生过一次海豹伤人事件。 那些在晒太阳的海豹,个个体态粗圆,呈纺锤形,身披短毛,头圆眼大。前肢短后肢长,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其爪十分锋利。尾巴短小扁平,毛色会随年龄而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 海豹是胎生哺乳动物,身体呈流线型,四肢为鳍状,善于游泳。海豹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既可保暖,也是食物储备,还可产生浮力。海豹的耳朵已经退化得只剩两个洞,游泳时可以自由开闭。海豹游泳时大都靠后脚,因后脚不能向前弯曲,所以不能行走。当它在陆上活动时,总是拖著累赘的后肢,将身体弯曲爬行。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但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 海豹分布很广,从南极到北极,从海洋到湖泊,都有海豹的足迹。南极海豹数量最多,其次是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地。 海豹生活在寒温带海洋中,除产仔和换毛季节需到冰上、沙滩或岩礁上之外,其余时间都在海中捕食。海豹上岸多选择海水涨潮能淹没的内湾沙洲和岩礁。我们在岛上能看到这么多海豹,那是因为正是它们的换毛季。 海豹的游泳本领很强,时速可达27公里,深潜可达米左右。南极的威德尔海豹还能潜到多米深,可持续43分钟。 海豹(除豹形海豹会吃企鹅外)主要捕食各种鱼虾类和头足类,有时也吃甲壳类。它的食量很大,一头60~70公斤重的海豹,一天要吃7~8公斤鱼虾。 海豹家族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海豹拥有“妻室”的多少取决于其体质,年轻体壮者往往“妻妾成群”。 海豹发情期在12月,此时雄海豹便追逐雌海豹,一只雌海豹后面往往跟着数只雄海豹,但雌海豹只能从中挑选一只。因此,雄海豹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彼此猛烈攻击,用牙齿狠咬对手,常常毛皮被撕破,鲜血直流。 威德尔海豹和它出生不久的宝宝 战斗结束,胜者携“妻”下水“共欢”。海豹妊娠期要9个月,幼崽出生在次年11月初,每次产一只小海豹,4~6周断奶,2~4年性成熟。海豹产仔、哺乳、育儿必须到陆地或冰上来。 全球海豹共有18种,北极地区有7种,南极地区有5种。数量上北极不如南极多。北极的海豹有:髯海豹、灰海豹、环海豹、鞍纹海豹、冠海豹等;南极有:食蟹海豹、豹海豹、罗斯海豹、威德尔海豹、象海豹。象海豹个头最大,又分为北象海豹和南象海豹。北象海豹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温热地区,南象海豹分布于南半球海洋中。 这是我们这次抵近观察的食蟹海豹(又叫锯齿海豹),因其靠锯齿状的牙齿进食而得名,不过,它并不吃蟹。这种海豹体毛呈银灰色,身长2米,遍布不规则黑斑点,头部比其他海豹细。 豹形海豹“母子” 正在捕食企鹅的豹形海豹 豹形海豹体长3~4米,重~公斤,雌性比雄性体格大。体色由银色过渡到深褐色,并带有斑点,头部巨大。豹海豹在陆地上行动缓慢,但在水中非常敏捷与迅速。其巨大的犬牙可以捕食小海豹、企鹅和其他鸟类,在南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只有虎鲸是它唯一的天敌。 象海豹是鳍足亚目动物中的兽王。雄海豹具有能够伸缩的长鼻,个头大的是公象海豹,体长4~6米,体重2~3.6吨,雌性的体重约是雄性的一半。象海豹与海象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獠牙。观看象海豹千万不要绕到它的身后去,因为它最怕别人切断它通向大海的退路,否则它会对你大发雷霆,发出一阵阵粗狂的吼声。 象海豹喜集群,往往几十只或几百只一起躺在沙滩上,好像一堆堆深褐色的岩石。每逢冬末时节,象海豹便会来到巴尔德斯半岛聚会。雄豹充开路先锋首先抵达。雌豹两周后陆续登岸寻求配偶。上岸不久,一只只小象海豹就相继出生了。 韦德尔氏海豹又称威德尔海豹,现今世界上大约只有80万头。它由一位英国南极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命名。韦德尔氏海豹是一种极古老的生物,因而有"活化石"之称,亚里士多德的书中就有关于这种海豹的记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最先看到的也是这种海豹。 韦德尔氏海豹,体长3米左右,体重多公斤,雌性略大于雄性。它们在冰上繁殖,每胎产一仔。其乳汁脂肪含量高,幼仔显得格外肥胖可爱。这种海豹出没于海冰区,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伸出头来进行呼吸,并能在海冰下度过漫长黑暗的寒冬。 罗斯海豹生活于人们难以到达的浮冰区,至今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它身长2米左右,雌性大于雄性,小脑袋,大眼睛,又叫大眼海豹。其数量约25~50万头,喜欢单独活动与栖息,少见成群现象,以深水乌贼为食。 有人整理出了全球海豹名单:夏威夷僧海豹、西印度僧海豹、大眼海豹(罗斯海豹)、里海海豹、环海豹(带纹海豹)、格陵兰海豹(鞍纹海豹)、环斑海豹、斑海豹、淡水海豹、港海豹、新海豹、冠海豹、髯海豹、灰海豹、豹形海豹、韦德尔海豹、锯齿海豹(食蟹海豹)、北象海豹、南象海豹、僧海豹。 南极的生物,除了企鹅和海豹外,还有鲸和信天翁、鸬鹚、贼鸥等。 鲸的分布非常广泛,其在南大洋的分布与磷虾群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合带。我们在南极圈内看到的是虎鲸。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身长为8-10米,体重9吨左右,头部略圆,背鳍高而直立;身体黑、白两色。其嘴巴细长,牙齿锋利,性情凶猛,喜食肉并善于进攻猎物,是企鹅、海豚、海豹等动物的天敌。有时它还袭击其它鲸类及大白鲨,称得上是海上霸王。 信天翁属于鹱形目,共有4属21种(也有说24种)。 我们在南大洋看见的叫“漂泊信天翁”,它的翼展达3.5米,平均寿命22.8年,一生有十分之九的时间生活在海上。在南纬40度的地带,每月有27天是猛烈的西风掀起巨浪的日子,信天翁却喜欢这样的环境,它常利用西风向东作长距离飞行,10个月可飞1.5万公里。漂泊信天翁是世界上最大的会飞的鸟之一(另外最大的飞鸟还有:鹈鹕、非洲秃鹳、南美神鹰)其总数约为8万只。 南极还有一种鸟类,体长约60公分,叫贼鸥,也不知是谁给它起了这个千夫所指的惡名。不过,我对此鸥有点“打抱不平”。虽然它会偷企鹅蛋叼企鹅宝宝,但这也怪成年企鹅监管不力,有好吃的谁不想办法啊?它大多数情况下都在清除腐败食物,这对于清洁环境功不可没。另外,它还是个勇敢者,除人类外,此鸥是能够最接近南极点的生物。 尽管南极是个冰雪世界,但是,自然界形成的食物链繁荣了这方水土。鲸最霸道,从小虾到海豹通吃。海豹除了怕鲸,从企鹅到鱼虾都吃。企鹅既怕鲸,又怕海豹,还要防贼鸥,尽管生活环境凶险,但平常还是摆出风度翩翩的样子。当然,最可怜的是鱼虾了,什么动物都要吃它们。弱肉强食,自然界如此,地球村里何尝不是? 下集:一次南极行一生朋友情(尾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bfw/2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这本书一定能做到
- 下一篇文章: 我国首次在南极罗斯海发现新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