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摄于加拿大努纳武特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尼康F4+20mm镜头Nexus防水壳光圈F2.8快门速度1/秒富士胶片

拍到这张照片可以说是运气使然。我过去总是设想拍摄水下北极熊的场景。这张照片完美的体现了气候的变化。一张北极熊站在坚实的冰面上的照片就办不到这一点——它要显得脆弱才行。这头巨大的公熊正在海里游泳,这是它最脆弱的时刻。很多因素你无法掌控,因此运气占了很大成分,就像这一次。北极熊倒映在镜子般水面的身影是这张照片的妙处所在。画面边缘的浮冰如同画框。我是从船上拍摄的。本来我可以下水和它一起游泳,但我会将水搅浑,吓到北极熊,让它和我都身处险境——它如果攻击我,就会被射杀。所以我把手臂伸入水中盲拍。我确信构图没问题,而且拍的很清晰。但由于是用胶卷拍摄的,一个多月后我回到家里才知道这张照片拍的到底有多好。我知道胶片在前往拍摄地的路上接受X光扫描时已受损,所以见到成片后喜出望外。我看到那个场景时已被迷住,而我拍下来的比我亲眼看到的还要好。

年摄于加拿大努纳武特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佳能EOS-1DMarkIV+16-35mm镜头光圈F16快门速度1/

环斑海豹是北极最害羞的动物之一。所以当我坐在冰窟边上,突然有头海豹从中跳出来,却完全不在意我,实在令人惊奇。它非常放松,竟靠着我的相机防水壳睡着了。我只好把它轻轻推开。它允许我融入它的世界,我便想给它拍张能捕捉到它灵魂的肖像。它从冰窟跃出之前,会在水下一英尺的地方停下来观察一阵,察看周围是否有北极熊。于是,我在它鼻子凑近水面的时候,把超广角镜头置于水上,让水面铺展开来,显出冰与云的倒影。这张照片以梦幻般的超凡视角展现了你极少有机会接近的动物,用艺术的方式表现了它在赖以为生的冰雪世界中的样子。如果北极的冰层消失,我们失去的不只是环斑海豹,北极熊的主要猎物,还会失去整个生态系统。

年摄于加拿大努纳武特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佳能EOS-1DMarkII+70-mm镜头光圈F5.6快门速度1/0感光度

拍摄独角鲸是我毕生的梦想,为此我追寻了十年。我买了一架超轻型水上飞机,接受了培训。我说服一个朋友帮我驾驶它,用船把它拉到北极湾村——这是一项大工程。第一天夜里冷得要命,引擎坏了,曲轴断裂,我们只好在冰面上迫降。为了更换引擎,我们花了六周时间把飞机运来运去,在行程倒数第二天才重新起飞。从海冰上飞过,我们可以看到小型鲸群在浮冰间游荡。我想降低高度,凑得更近一些,忽然发现这片泪珠状的水域里有一群雄鲸。好在我们还有时间拉高,让我可以拍下鲸群和冰块的美丽图案。我刚拍完就知道这是一张特别的照片。你可以将其视为艺术品,也可以仔细察看在这些独角鲸身上留下的疤痕——故事性、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了同一张照片中。这正是我试图通过我的摄影达到的境界。

年摄于加拿大努纳武特的阿德默勒尔蒂湾

佳能EOS-1DMarkII+16mm镜头光圈F11快门速度1/感光度

因纽特人曾告诉我,当独角鲸游到浮冰中间露出水面时,如果你离得足够近,可以抓住它们扬出水面的长角。但他们也说过这很危险。可一旦我在头脑中勾勒出这幅画面,它就会一直萦绕在我心头。于是我买了架水上飞机,经过精心准备和培训,终于在巴芬岛附近开始寻找独角鲸觅食的征程。我们一次又一次无功而返。但是最后一天,我们在浮冰群上飞了很远,好运终于降临。我们看到了成百上千的独角鲸。我说服朋友在浮冰上降落,刚下飞机独角鲸就围了过来。鲸群发出的尖叫声和吱嘎声震耳欲聋。我走到冰窟边缘,独角鲸开始浮出水面。我在1.5米远的地方用16mm的镜头拍照。它们对我毫不在意,疯狂的捕食冰面下方的北极鳕鱼,那一刻,我如在梦中——大群独角鲸就在我触手可及之处。我开始落泪。我真希望自己带着潜水面罩和通气管,能跳下去和它们一起畅游。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个时刻。如果当时能有理想的光线,还可以拍的更好。但这类照片就是为了纪念这种终身难忘的时刻而生的。

年摄于南极昂韦尔岛

佳能EOS-1DMarkII+17-40mm镜头Seacam防水壳光圈F9快门速度1/感光度

在水下,这头十二英尺的豹形海豹显得异常庞大。它张开血盆大口,直嘲我扑了过来,上牙高过我头顶,下牙接近我的下巴。它来回威胁我好几次,然后游开了。这是我们四天相遇的开始。它回来时带了一只活企鹅,松开嘴巴让它游向我。企鹅逃走后,它追上去把它叼回来,再次扔到我面前。如此几回后,它当着我的面把企鹅吃掉了。它又抓来另一只企鹅丢给我,后来也把它吃掉了。终于,它意识到我这个猎手实在太没用了,给我带来一只死企鹅,让它慢慢漂到我面前。我笑坏了,潜水面罩都进水了。我从来没觉得它在威胁我。这个身手矫捷、天生就是高效杀手的捕猎机器正在和我交流。困在这种环境中仍能不停地拍摄,用胶片是办不到的。这是一次神奇的遭遇,是海洋赐予我的意外之礼。

7年摄于加拿大努纳武特的兰卡斯特海峡

佳能EOS-1DMarkII+16-35mm镜头Seacam防水壳光圈F4快门速度1/感光度

这属于必须努力碰运气的时刻。你得做好准备。为了拍摄独角鲸,我在-1℃的海中已经潜水了四个小时。冰渣融化成的淡水和海水混在一起,能见度几乎为零。我冷的快要失温了,只好在冰面上躺着。就在我浑身冻僵的时刻,这条五十英尺长的大型露脊鲸浮了上来,离我只有六英尺远。我的因纽特助手知道我多年来一直想在水下拍摄露脊鲸。他赶紧跑过来,把通气管往我嘴里一塞,防水壳往我手里一按,把我推了下去。我连脚蹼都没戴。我发觉自己仿佛身处一个能见度相当不错的游泳池里。因为露脊鲸浮上来时会带来大量海水,把淡水冲走。地球上最美丽最古老的一种动物与我近在咫尺。我开始用超广角镜头在离它下颌一英尺远的地方拍照,但由于双手已冻僵,我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成功按下快门。它看了我一眼,随即非常缓慢地翻身沉入海底。我不禁自问,这是真的吗?还是在做梦?好在我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立刻就能看到成果——清澈海水中的露脊鲸,和将它与冰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浮冰边缘。

年摄于南极罗斯海

佳能EOS-1DMarkIV+16-35mm镜头Seacam防水壳光圈F5快门速度1/0感光度

在拍摄的第二天,我站在冰上,被底下蹿出的豹形海豹吓了一跳。它从水下猛冲出来,才发现我不是只企鹅。那一刻,我明白了帝企鹅为什么会从水中飞速冲上水面。为了让自己获得双倍甚至三倍的速度,它们的羽毛会释放起到润滑作用的微小气泡,减少羽毛在水中的摩擦力。这次拍摄的挑战在于用艺术的方式捕捉单个企鹅冲出水面的清晰瞬间。海水虽然清澈,但上百只企鹅同时冲跃,场面一片混乱。我在-1.8℃的水中守候了一个小时,稳住姿势,试图保持完美的浮力,同时将取景器对准选好的场景。终于,有只企鹅以“气泡全开”模式独自冲了上去,空气从它的肺里涌出,一串气泡从羽毛间排出。我以每秒十张的速度连拍,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张照片。

年摄于南极罗斯海

佳能EOS-1DMarkIV+8-15mm镜头Seacam防水壳光圈F7.1快门速度1/0感光度

南极水下的光线非常不可思议。冰会把光散射到各个地方。在这里几乎不可能得到合适的曝光,冰渣和气泡让我连闪光灯也不能用。冰窟下方极其混乱。企鹅一波一波的到来,每一两个小时里会来两三百只企鹅。而这种混乱正是我想要捕捉的,它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喜爱这张照片的层次感和无序感。左侧的企鹅就在我脑袋旁边——这些鸟的个头真不小啊。我还喜欢那只弓着身子的完美的企鹅。我想融入它们的世界。它们是那样迅疾、优雅,可以潜到一千六百英尺深的地方。相比之下我太笨拙了,不过在那短暂的一刻,我感觉自己是它们当中的一分子。

年摄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大公主岛佳能EOS-1DMarkIII+35mm镜头光圈F8快门速度1/60感光度

三天以来,我一直跟着这头百灵熊。它完全的接纳了我的存在。当它漫步于遍布苔藓的雨林、肚子里装满大马哈鱼时,我满怀尊敬的望着它并为它拍照。一次,它在林中最大的古老红雪松下枕着苔藓酣睡。我也躺下来,离它只有几英尺远。我能闻到它浓密潮湿的皮毛的气味,能听到它的呼吸,还能在它身体真正放松下来的时刻看到它胸膛缓慢的起伏。无论作为摄影师还是一个人,这都属于我最难以忘怀的体验。现在,白灵熊的家园,即大熊雨林,面临大量输油管的威胁。人们将石油从艾伯塔省输送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海岸,装上巨型游轮运往中国。我们拯救这片雨林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人们感到自己和它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希望别人看到这头熊的眼神后能有所感触。这正是我希望通过我的照片达到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fbfw/1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