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峥嵘、不忘初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为隆重庆祝党的生日,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党的丰功伟绩,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表率作用,激励全局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克难奋进,更好的传承三光荣精神,促进高质量发展。让我们一起对标先进典型,汲取榜样力量,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冯雁飞,男,汉族,年4月出生,水文与工程地质高级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年6月于东华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后至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工作。年,因其在苏村滑坡抢险中的优异表现,他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丽水市遂昌县北界镇苏村9.28滑坡抢险救援工作个人三等功”。同年,被省地勘局授予“—年度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劳动模范”,年被评为局首届“地勘工匠”,年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首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竞赛中冯雁飞被评为“优秀裁判员”。其所在的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环境院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年,这个刚从东华理工大学毕业的内蒙小伙,远离家乡,只身走进了浙江地质系统这大家庭,从此,奔波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线。他虚心好学,刻苦积累,业务上勤奋钻研,很快掌握了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等基础专业知识,成为了行业里的专家里手。业余时间,他考取了注册岩土工程师,获得了水文地质高级工程师职称,年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表现,他被聘任为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地质环境院主任工程师,并到武义县国土资源局挂职副局长一年,之后他回到地质环境院担任副院长,成为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最年轻副科级干部之一。工作中他热爱地质,责任感重、事业心强,始终坚守在地质灾害第一线,为地方政府部门做好技术服务与支撑,预测、调查、防治了一起又一起地质灾害,为构建和谐地质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一名年轻地质队员的精神风貌。

责任担当,做奔赴地灾最前沿的排头兵

“我们从事地质灾害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是冯雁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实践得最多的一句话。工作十余年,冯雁飞遍布金华、衢州、温州、台州、杭州的足步已不可丈量,常常是哪里工作艰苦,哪里有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仅一年,他的野外工作时间就达余天,十几年来他主持或参与了数百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项目,参加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近次,成功避险数千人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重大贡献。早在冯雁飞参加工作不久,一场大的地质灾害就让他有了灾害猛如虎的深刻体会,也是那一次他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意义重大。浦江县前吴乡古塘口滑坡,自发现拉张裂缝起,冯雁飞就与老地质灾害防治专家王才贵一起实地踏勘,及时提出了监测方法和要求,并成立QC小组,他几乎是二天一次到现场分析监测结果,及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前缘三户12人避让措施。在避让不到十天时间,一个近30万m3的山体发生剧滑,三幢房屋瞬间被夷为平地,却没有造成一人伤亡,被省国土资源厅定为全省滑坡地质灾害成功预测的典范。《钱江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年底,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罗芳桥发生了局部崩塌滑坡。通过现场调查和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冯雁飞认为该滑坡还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并立即请求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监测与巡查。果不其然,年,随着梅雨季节的降临,滑坡裂缝不断增大,严重威胁坡前4户农户1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冯雁飞连续一星期,每天坚持到现场观察和调查,并向国土部门一天一报,由于冯雁飞准确的监测结果,详尽的应急调查报告,和切实可行的具体应急措施和建议,一个方量达3.2×m3的滑坡体速滑下来时,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年6月28日晚,一场五十年一遇的暴雨袭击金华大地,部分农村山区连续降雨量超过mm。29日早上7点钟,冯雁飞赶赴婺城区莘畈乡井下村,滑坡已造成村民房屋墙体被毁,坡体上仍有数百立方的堆积土,他马上对正在围观的村民进行疏散,对后缘村民作出了避让,采取挖沟排水、坡面封盖等应急措施。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东阳市的佐村镇杨家坪崩塌、歌山镇油麻地滑坡、湖溪镇湖溪滑坡、湖溪镇肖雪滑坡、马宅镇苗湖滑坡、马宅镇杨岩滑坡等地质灾害点,行程近公里,连续工作近13个小时。工作十多年,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要一遇到地质灾害,只要一接到国土部门或乡镇的救援电话,不论是白天黑夜,不论是刮风下雪,不论是节假休息,他都随叫随到,及时做好应急处置措施,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肩负使命,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人

年9月28日17时28分,一场牵动数万人心弦的大型滑坡发生在了浙江省遂昌县苏村(破崩坛)东北侧山体,滑坡体方量约×m3,致26人死亡,2人失联,31栋房屋毁坏,滑坡体前缘形成堰塞湖,严重危及堰塞湖下游村庄数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在苏村展开……滑坡发生第一时间,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全力部署救援,武警、消防、卫生、地质等部门数百人及机械设备连夜赶赴灾区,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地质勘查局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三队(二六九队)党政班子研究,决定立即成立以冯雁飞为主要负责人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分队,于当晚8点冒雨赶到苏村,在省国土厅、省地勘局、地方政府的指挥和部署下投入抢险救灾工作中……应急抢险结束后,省国土厅、省地勘局、地方政府把苏村滑坡勘查设计这项光荣且重要的任务委托给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大队随即成立了以冯雁飞为项目负责人的勘察设计项目部。苏村滑坡是浙江省地质灾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滑坡,其形成因素复杂,治理设计难度之大,冯雁飞深感肩上的压力,他说,“领导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一定不辜负单位及领导的厚望,圆满完成任务。”苏村滑坡勘察设计的首要环节是野外地质调查,为随后的勘察和设计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而这又是一项既艰苦又危险的工作。特别是苏村滑坡地形坡度陡,相对高差达m以上,进入苏村后,冯雁飞每天七点上山,为了节省体力,只能带最简单的干粮,一天工作近十二个小时,经常为了查明一个小小的地质灾害现象,他在滑坡体上来回穿梭,滑坡体大部分由松散的碎块石组成,曾几次扭伤脚、擦破皮肤,鲜血直流,但他都忍住疼痛继续工作。苏村滑坡体上拉张裂缝,滑坡台阶、滑坡洼地等处处都是,裂缝最大宽度可达数米,台阶高度近20m,局部的坡度可达70°以上,他们既要查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又要防止头顶的滚石和地面的裂缝,危险性极大,但冯雁飞带着他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不放过任何一个地质现象。由于滑坡体均由碎块石组成,现场各种条件复杂,为保证现场进度与质量,冯雁飞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抽调了三台千米机(型号XY-4)及三台型钻机(XY-2)进行钻探施工,并坚守在滑坡现场,随时掌握滑坡体的地下特征及地层的变化,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但用他的话说就是:不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工作。一天的野外工作已经十分疲惫,但一考虑到政府人民的重托,他又总是打起精神连夜将测绘、物探、钻探等资料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综合整理,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十二点。据统计,苏村滑坡共投入工作量1∶0地质调查1.9km2,1∶0地形测量和工程地质综合测绘0.55km2,1∶地形测量和工程地质综合测绘0.35km2,工程地质剖面m,工程物探测量m,钻探.12m/13孔,土样6组,岩样13组。冯雁飞根据野外综合成果,选用合理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对滑坡进行稳定性理论计算,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在设计过程中,他数次到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向伍法权、赵健康等地质专家和省国土厅地环处孙乐玲处长、丽水国土局的地质专家请教、探讨,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勘查设计思路,年12月27日《遂昌县北界镇苏村滑坡勘查报告》在杭州通过了由部、省专家组的评定。

技术支撑,当好地方政府的排忧人

冯雁飞始终把运用扎实的地质知识,服务社会,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排忧解难,作为一名地质环境工作者的光荣使命。磐安县大盘镇学田滑坡轴线长约m,后缘宽60m,前缘宽m,平均宽80m,面积约2.0×m2,滑坡物质由强—中等风化凝灰质砂岩和岩体结构中的软弱夹层(破碎带)组成,最大厚度26.5m,平均厚度约12.0m,体积约24×m3,属中型、中层岩质滑坡,直接影响到大盘镇学田35户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被列为省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学田滑坡岩体结构具软弱夹层,软弱夹层层面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2月底及3月初的连续强降雨,大量雨水下渗至坡体内,致使软弱夹层工程地质性质变差,并逐渐形成贯通的软弱结构面,滑坡体规模大,成因复杂,要求高,治理设计难度大。成为当地国土部门棘手的大难题。冯雁飞带领年轻技术人员,在治理设计过程中,仔细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倾听当地政府部门的意见,查看大量的地质灾害治理与设计资料,为了使治理设计方案更完美、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经过反复验算,他从不同角度设计出三个治理设计方案供专家评审,他详细说明了各个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采用削坡+锚杆+抗滑桩+挡土墙+截排水工程等综合治理方案,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年7月,由于冯雁飞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突出表现,受金华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派,冯雁飞到武义县国土资源局挂职一年,协助局长分管武义地热(温泉)资源管理、地矿行政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挂职期间,他参加了《武义县地热资源调查报告》、《武义县温泉之城发展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修订完善了《武义县地热资源管理办法》,完成了武义“中国温泉之城”标志碑建设工作,推进了武义县中国温泉之城开发、建设和管理,切实提升了武义中国温泉之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指导地环科、矿管科共同编制了全县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成了县域内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做好汛期、台风期间值班、地质灾害检查防范工作,参与指导武义县新宅镇东巨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工作。组织实施了茭道镇罗山采石场(年采建筑用凝灰岩矿万吨)的实地踏勘、采矿范围划定工作,依法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开展了多处废弃矿山(井)开采点的治理等工作,受到了市县两级国土部门的高度评价。年底,浙江省提出了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冯雁飞所在地环院在省地勘局及大队领导的安排和部署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省国土厅号召,及早谋划,主动对接,全面摸查辖域内地质灾害点情况,为下一步全面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冯雁飞所在的地质环境院,为了提高地方乡镇村干部和村民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先后在金华市、台州市等十多个县市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培训人员达万人以上,为普及全省地质灾害知识和实现人与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作出贡献,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灾情颂歌。

当好楷模,做青年技术骨干的领路人

工作十余年,冯雁飞以其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已成为大队的青年技术领军人物,年起,他就担任大队地质环境院主任工程师,承担了多项重点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近年来,冯雁飞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撰写了《论滑坡工程中的地质勘察及其防治措施》、《浙江省浦江县岩头镇夏龙殿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浙江省东阳市防军二村古滑坡堆积成因及稳定性分析》、《浙江省浦江县海豹岭脚省道滑坡成因及其治理》等多篇专业论文在重要刊物中刊登发表,年其制作的微课作品《安全系数和稳定系数的区别》被中国工会数字资源库收录。年11月,大队选派冯雁飞等四人参加了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比武,在接到通知后,冯雁飞带领所在团队精心准备,参阅大量的理论书籍,数次进行分析讨论,不断组织模拟训练。在新昌县澄潭镇西花园村陈家山滑坡调查比赛现场,冯雁飞和他的团队不仅调查了滑坡体的地质灾害特征,还对滑坡体的周边进行了追踪调查,在全面查明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后,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报告内容齐全,分析依据充分,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最终冯雁飞获得了省地质勘查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比武个人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给年轻地质队员树立了好榜样。工作中,冯雁飞既是良师,亦是益友。近年来地质环境院陆续招收大学毕业生10余名,冯雁飞十分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年他协助局、大队进行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首届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职业技能比赛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并以裁判员的身份见证了我省3名优秀地质队员取得全国第二名,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优秀裁判员”称号。同时冯雁飞以其劳模工作室为载体,组织公司各部门技术骨干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一种抽水试验用流量测量装置》获全国新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同时,通过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参与到各个项目各个环节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素质和水平,使他们成为地质环境院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工作上独当一面。周正飞出生于年,年大学毕业,现担任地环五室主任,已独立承担《金华市地下水监测与风格建设》、《金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等项目,于浩今年29岁,现担任地环一室主任,是勘查设计的能手,……这些年轻人成长,无不倾注着冯雁飞同志的辛勤培养和传、帮、带。自古英雄出少年,未曾艰辛难成人。十多年的青春时光,冯雁飞把人生最宝贵的韶华留给了地质环境的伟大事业,每天与灾情险情赛跑,为防灾减灾奔波,岁月回馈他的,除了难改的风霜,还有那深山的幽远,高山的气度和地质队员们永远不变的情怀。他用他那勤劳、踏实、坚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无数的肯定、尊重、掌声和荣誉,他也用他最质朴无华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八零后地质队员的无悔青春,在他身上也集中体现新一代浙江地勘人对地质“三光荣”精神在新时代的一脉传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uosihaibao.com/lshbbhjb/7561.html